| 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前言 | 第11-12页 |
| 1.临床资料和方法 | 第12-16页 |
| 1.1 一般资料与分组 | 第12-13页 |
| 1.2 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3 参数收集、标本采集与检测 | 第14-15页 |
| 1.4 统计学分析 | 第15页 |
| 1.5 仪器和设备 | 第15-16页 |
| 2.结果 | 第16-23页 |
| 2.1 一般临床资料 | 第16-17页 |
| 2.2 膈肌移动度(DE)对撤机的预测价值 | 第17-21页 |
| 2.3 浅快呼吸指数(F/VT)对撤机的预测价值 | 第21页 |
| 2.4 氧合指数(PaO_2/FiO_2)对撤机的预测价值 | 第21-23页 |
| 3.讨论 | 第23-29页 |
| 3.1 SBT0MIN至 10MIN时膈肌移动度变化分析 | 第24页 |
| 3.2 SBT 10MIN至 30MIN时膈肌移动度变化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3.3 左右侧膈肌移动度比较分析 | 第25页 |
| 3.4 DE变化值(ΔDE)预测撤机价值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5 浅快呼吸指数(F/VT)预测撤机价值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3.6 氧合指数(PAO2/FIO2)预测撤机价值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| 综述 | 第34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| 缩略语表 | 第47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