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 | 第11页 |
1.3 过电压在线监测的原理介绍 | 第11-13页 |
1.4 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5 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信息融合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原因及特性分析 | 第15-21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雷击过电压 | 第15-17页 |
2.2.1 直击雷过电压 | 第15-16页 |
2.2.2 感应雷过电压 | 第16-17页 |
2.3 工频过电压 | 第17-18页 |
2.3.1 不对称接地引起的工频过电压 | 第17页 |
2.3.2 甩负荷引起的工频过电压 | 第17页 |
2.3.3 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 | 第17-18页 |
2.4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暂态电压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21-57页 |
3.1 系统组成结构 | 第21-22页 |
3.2 前端采集有源滤波器设计 | 第22-37页 |
3.2.1 滤波器介绍 | 第22-23页 |
3.2.2 一阶滤波器 | 第23-24页 |
3.2.3 二阶滤波器 | 第24-27页 |
3.2.4 二阶Sallen-Key滤波器 | 第27-28页 |
3.2.5 巴特沃斯、切比雪夫和贝塞尔滤波器近似 | 第28-29页 |
3.2.6 通用阻抗变换器 | 第29-30页 |
3.2.7 LC串联谐振电路 | 第30-32页 |
3.2.8 截至频率为1MHz的6阶贝塞尔低通滤波器 | 第32-35页 |
3.2.9 截至频率为50Hz的高Q值陷波滤波器 | 第35-37页 |
3.3 分布式暂态采集装置 | 第37-40页 |
3.3.1 高速数据采集单元 | 第37-38页 |
3.3.2 FPGA数据采集管理 | 第38页 |
3.3.3 卫星同步单元 | 第38-39页 |
3.3.4 管理通讯单元 | 第39-40页 |
3.4 时间同步启动装置 | 第40-48页 |
3.4.1 硬件平台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4.2 管理模块 | 第41-43页 |
3.4.3 485/232/TTL/空接点板 | 第43-44页 |
3.4.4 光口板 | 第44页 |
3.4.5 基于FPGA的相位跟踪和智能防抖 | 第44-45页 |
3.4.6 基准源平滑切换 | 第45-46页 |
3.4.7 OCXO晶振的驯服 | 第46-47页 |
3.4.8 对时间基准源的干扰抑制 | 第47-48页 |
3.5 FPGA程序设计 | 第48-54页 |
3.5.1 整体功能描述 | 第48-49页 |
3.5.2 卫星同步时钟模块 | 第49-50页 |
3.5.3 高速数据采集模块 | 第50-54页 |
3.6 系统供电结构 | 第54-57页 |
第四章 过电压在线监测和故障录波相结合的综合测距 | 第57-61页 |
4.1 故障录波系统和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的互补 | 第57-58页 |
4.1.1 故障录波器阻抗测距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4.1.2 行波法的故障测距 | 第58页 |
4.2 过电压监测系统和录波联网系统相结合的故障测距 | 第58-61页 |
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试验 | 第61-67页 |
5.1 系统搭建与调试 | 第61-62页 |
5.2 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 | 第62-63页 |
5.2.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| 第62页 |
5.2.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| 第62-63页 |
5.2.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| 第63页 |
5.2.4 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 | 第63页 |
5.3 装置采样同步性测试 | 第63-64页 |
5.4 系统与录波器系统的联合试验 | 第64-67页 |
5.4.1 试验方案 | 第64页 |
5.4.2 试验数据 | 第64-65页 |
5.4.3 试验结论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7-69页 |
6.1 论文内容总结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