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--通信安全技术论文

基于CL匿名凭证系统的属性证明协议的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匿名凭证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属性证明方案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工作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安排第15-17页
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技术介绍第17-25页
    2.1 离散对数表达式第17页
    2.2 密码学相关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双线性映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edersen承诺机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知识的零知识证明协议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数字签名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数字签名的原理及定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字签名的安全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2.4 Camenish-Lysyanskaya签名机制第22-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基于选择性聚合CL签名机制的匿名凭证系统第25-37页
    3.1 问题提出第25-26页
    3.2 选择性聚合CL签名机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安全模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算法描述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安全性证明第28-30页
    3.3 属性编码方式第30-31页
    3.4 匿名凭证系统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匿名凭证的构造思想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匿名凭证颁发协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安全性证明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4章 属性证明协议第37-53页
    4.1 签名盲化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属性AND关系证明协议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协议思想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协议流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安全性证明第40-41页
    4.3 属性OR关系证明协议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协议思想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协议流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安全性证明第44-46页
    4.4 属性区间证明协议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协议思想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协议流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安全性证明第48-49页
    4.5 属性不等式证明协议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协议思想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协议流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安全性证明第51-5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协议实现及性能分析第53-69页
    5.1 实验环境第53页
    5.2 ECC配置第53-55页
    5.3 选择性聚合CL签名机制实现第55-57页
    5.4 匿名凭证颁发协议实现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实体类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匿名凭证的颁发协议实现第58-60页
    5.5 属性证明协议实现第60-65页
    5.6 性能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环境下轨迹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络加权化社团发现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