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.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3 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 | 第12-16页 |
1.3 我国住宅部品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来源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9-22页 |
2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形成背景 | 第22-32页 |
2.1 传统建筑与门窗 | 第22-24页 |
2.1.1 门窗的起源 | 第22-23页 |
2.1.2 门窗与传统建筑文化 | 第23-24页 |
2.2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6页 |
2.2.1 地理因素 | 第24-25页 |
2.2.2 历史沿革 | 第25-26页 |
2.3 陕南传统民居与门窗的关系 | 第26-31页 |
2.3.1 陕南传统民居形制 | 第26-29页 |
2.3.2 建筑特征对门窗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.3 建筑空间布局对于门窗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4 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陕南传统民居窗户现状分析 | 第32-42页 |
3.1 按窗的开启方式分类 | 第32-37页 |
3.1.1 窗洞的形式 | 第32页 |
3.1.2 固定的窗户形式 | 第32-35页 |
3.1.3 可开启的窗户形式 | 第35-37页 |
3.2 特殊的窗户形式 | 第37页 |
3.3 窗的装饰性艺术 | 第37-39页 |
3.3.1 窗棂的装饰 | 第38页 |
3.3.2 窗的附加装饰 | 第38-39页 |
3.4 窗的主要结构组成 | 第39-40页 |
3.4.1 槛窗的结构组成 | 第39页 |
3.4.2 支摘窗的结构组成 | 第39-40页 |
3.5 窗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| 第40页 |
3.6 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陕南传统民居中门的现状分析 | 第42-58页 |
4.1 陕南传统民居门的基本类别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1.1 大门 | 第42-43页 |
4.1.2 二道门 | 第43-44页 |
4.1.3 房门 | 第44-46页 |
4.2 陕南传统民居门类构造 | 第46-48页 |
4.2.1 门框 | 第47页 |
4.2.2 门扇 | 第47页 |
4.2.3 隔扇 | 第47-48页 |
4.3 陕南地区传统民居门饰构件研究 | 第48-51页 |
4.3.1.门本体的装饰 | 第48-49页 |
4.3.2 门周围的装饰 | 第49-51页 |
4.4 材料的选取 | 第51-53页 |
4.4.1 门窗与建筑的材质构成 | 第52页 |
4.4.2 门窗本身的材质体现 | 第52-53页 |
4.5 门的非物质非物质文化形态 | 第53-56页 |
4.5.1 中国传统的门文化 | 第53-54页 |
4.5.2 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与文化心理 | 第54页 |
4.5.3 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 | 第54-55页 |
4.5.4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| 第55-56页 |
4.6 小结 | 第56-58页 |
5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的本土性研究及应用 | 第58-78页 |
5.1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对于住宅门窗部品启示 | 第58-63页 |
5.1.1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在早期的本土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1.2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在现代的本土性分析 | 第59-63页 |
5.2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的本土性特点于现代门窗的启发 | 第63-65页 |
5.2.1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于集合住宅门窗的启发 | 第63页 |
5.2.2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于独立住宅门窗的启发 | 第63-64页 |
5.2.3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于小区公共空间围合的应用及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3 案例设计 | 第65-73页 |
5.3.1 门类设计 | 第65-70页 |
5.3.2 窗的设计 | 第70-73页 |
5.4 陕南地区门窗部品表 | 第73-76页 |
5.5 小结 | 第76-78页 |
6 结论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6-88页 |
附录Ⅰ 陕南传统民居门窗格心表 | 第88-90页 |
附录Ⅱ 现代住宅窗户开启形式 | 第90-92页 |
附录Ⅲ 图表索引 | 第92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