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机养老保险模型及其参量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1-13页 |
1.5.1 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5.2 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.随机养老保险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| 第13-24页 |
2.1 随机微分模型的建立 | 第13-16页 |
2.1.1 个人 | 第13-14页 |
2.1.2 企业 | 第14-15页 |
2.1.3 政府 | 第15页 |
2.1.4 市场 | 第15-16页 |
2.2 模型的求解 | 第16-19页 |
2.2.1 伊藤公式 | 第16-17页 |
2.2.2 解的存在唯一性 | 第17-18页 |
2.2.3 随机微分模型的解 | 第18-19页 |
2.3 模型模拟 | 第19-22页 |
2.3.1 数据选取 | 第19页 |
2.3.2 模拟结果 | 第19-21页 |
2.3.3 储蓄增长率对两期消费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3.4 人口出生率对两期消费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4 小节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.缴费率对养老保险的影响 | 第24-28页 |
3.1 个人效用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3.2 企业缴费率对抚养率和赡养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2.1 企业缴费率对抚养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2.2 企业缴费率对赡养率的影响 | 第26页 |
3.3 缴费率对子女个数、统筹金和个人账户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3.3.1 企业缴费率对各参变量的影响 | 第27页 |
3.3.2 个人缴费率对各参变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社会统筹替代率及相关参量的研究 | 第28-32页 |
4.1 福利函数 | 第28-29页 |
4.2 社会统筹替代率 | 第29-32页 |
第五章.数值模拟 | 第32-42页 |
5.1 参数的选取 | 第32-34页 |
5.1.1 时间跨度的选取 | 第32页 |
5.1.2 抚养率的选取 | 第32-33页 |
5.1.3 赡养率的选取 | 第33页 |
5.1.4 子女个数的选取 | 第33页 |
5.1.5 其它参数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5.2 模拟结果 | 第34-39页 |
5.2.1 抚养率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5.2.2 赡养率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5.2.3 子女个数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5.2.4 子女个数和抚养率同时变化 | 第38-39页 |
5.2.5 子女个数和赡养率的变化 | 第39页 |
5.3“全面二孩”政策与最优社会统筹替代率 | 第39-42页 |
5.3.1“全面二孩”下的参数选取 | 第40页 |
5.3.2“全面二孩”政策下的最优社会统筹替代率 | 第40-42页 |
第6章. 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42页 |
6.2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