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地方史志论文

19世纪吉安山区的生态与社会--以龙泉县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选择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区域的选择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生态史的视野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8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思路框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第2章 19世纪龙泉县的生态与社会特征第18-37页
    2.1 19 世纪龙泉县的自然生态特征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、气、土、水、生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然灾害第24-28页
    2.2 19 世纪龙泉县的社会状况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物质生活状况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精神生活状况第32-3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3章 生态环境与地方社会第37-53页
    3.1 自然生态与宗族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开发、生计与宗族互助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生存、资源与宗族矛盾第40-45页
    3.2 自然生态与人口状况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婚姻、家庭与生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计、饮食和生态第49-5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4章 生态环境与社会失序第53-67页
    4.1 罪犯、犯罪及其动机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光棍与犯罪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奸情犯罪中的女性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生存、教化与社会失序第56-59页
    4.2 动荡、战乱与危机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盗匪集聚之地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盗匪、绅民与太平天国第63-6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5章 于田镇坊坑村的个案考察第67-71页
第6章 结论第71-74页
    6.1 生态史视野下的吉安山区社会第71-73页
    6.2“中国革命摇篮”的历史根源再认识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宋辽争夺燕云十六州研究
下一篇: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移民与宗族--以上饶县为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