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·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介 | 第11-14页 |
·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方法简介 | 第13页 |
·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方法简介 | 第13-14页 |
·定量构效关系 | 第14-16页 |
·定量构效关系(QSAR)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定量构效关系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所涉及的方法简介 | 第16-18页 |
·多元线性回归(MLR) | 第16-17页 |
·偏最小二乘法(PLS) | 第17页 |
·比较分子场(CoMFA)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(CoMSIA)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丙型肝炎病毒(HCV)及 HCV NS5B 聚合酶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、传播途径及丙型肝炎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HCV NS5B 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HCV NS5B 聚合酶抑制剂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苯并噻二嗪衍生物抑制剂的 2D-QSAR 研究 | 第23-3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3页 |
·建模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选取 | 第23-24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4页 |
·HCV 1a 基因型(GT-1a)NS5B 聚合酶抑制剂 | 第26-28页 |
·HCV 1b 基因型(GT-1b)NS5B 聚合酶抑制剂 | 第28-31页 |
·应用范围和奇异值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吲哚基 C3 吡啶酮衍生物抑制剂的 3D-QSAR 研究 | 第34-4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4页 |
·吲哚基 C3 吡啶酮衍生物抑制剂的 3D-QSAR 建模 | 第34-36页 |
·分子构象优化和分子叠合 | 第34-35页 |
·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选择 | 第35页 |
·分子力场的计算以及偏最小二乘法(PLS)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2页 |
·CoMFA 及 CoMSIA 模型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3D-QSAR 等势图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附录 | 第49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