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冶金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冶炼原料及矿石预处理论文--矿石预处理、烧结、团矿论文

氟碳铈矿焙烧脱氟过程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稀土元素及性质第11页
    1.2 稀土元素的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稀土资源分布概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稀土矿物资源分布状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中国稀土矿物资源分布及开发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稀土精矿分解方法的现况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浓硫酸焙烧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烧碱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苏打焙烧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氧化焙烧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氯化法第19-21页
    1.5 氟的危害及治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氟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工业氟污染的治理第22-23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3-24页
第2章 实验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装置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实验过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样品预处理和称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焙烧及气体吸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分析检测第26页
    2.4 化学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 2.5 分析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物相分析—XRD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微区分析—FESEM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差热分析—DSC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固体中氟的测定方法—EDTA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液体中氟的测定方法—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第29-31页
第3章 氟碳铈矿焙烧过程脱氟条件的研究第31-38页
    3.1 脱氟率第31-32页
    3.2 焙烧条件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矿物粒度对脱氟率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3.4 焙烧时间对脱氟率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3.5 焙烧温度对脱氟率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3.6 通饱和水蒸汽下焙烧的最优脱氟条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氟碳铈矿焙烧脱氟的正交优化试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优化条件验证第36-37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氟碳铈矿焙烧过程脱氟机理第38-60页
    4.1 氟化镧和氧化镧反应过程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4.2 氟化镧和氟氧化镧通饱和水蒸汽焙烧反应过程研究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在饱和水蒸汽气氛下氟化镧焙烧产物的XRD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在饱和水蒸汽气氛下氟氧化镧焙烧产物的XRD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氟化镧和氟氧化镧焙烧产物中氟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4.3 氟碳铈矿粉末XRD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氟碳铈矿在氩气气氛下焙烧反应机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氩气气氛下6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氩气气氛下700~10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氟碳铈矿在空气中焙烧反应机理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空气气氛下6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空气气氛下700℃和8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空气气氛下900℃和10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4.6 氟碳铈矿通饱和水蒸汽焙烧反应机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饱和水蒸汽气氛下600℃和7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饱和水蒸汽气氛下8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饱和水蒸汽气氛下9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饱和水蒸汽气氛下1000℃焙烧产物XRD分析第52页
    4.7 在饱和水蒸汽气氛下焙烧过程中物料的微区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5章 尾气处理第60-66页
    5.1 实验原理第60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案第60-61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5.4 吸收效果数据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气体流量对吸收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吸收剂类别对吸收效果的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吸收剂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吸收级数对吸收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6章 结论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稀土元素Y对Mg-L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