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2.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1.1 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1.2 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2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安排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| 第18-19页 |
2 电子商务企业概述及价值评估特点的分析 | 第19-24页 |
2.1 电子商务的涵义 | 第19-20页 |
2.2 电子商务企业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2.3 电子商务企业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4 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特性 | 第22-24页 |
3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对上市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4-29页 |
3.1 折现现金流法 | 第24-25页 |
3.1.1 折现现金流法介绍 | 第24-25页 |
3.1.2 DCF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5页 |
3.2 EVA估值法 | 第25-26页 |
3.2.1 EVA估值法介绍 | 第25-26页 |
3.2.2 EVA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6页 |
3.3 相对估值法 | 第26-27页 |
3.3.1 相对估值法介绍 | 第26-27页 |
3.3.2 相对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7页 |
3.4 实物期权法 | 第27-29页 |
3.4.1 实物期权法介绍 | 第27-28页 |
3.4.2 实物期权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4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及其在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 | 第29-38页 |
4.1 基于剩余收益的价值评估方法介绍 | 第29-34页 |
4.1.1 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内涵及基本形式 | 第29-31页 |
4.1.2 剩余收益模型的优势 | 第31-32页 |
4.1.3 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4.1.4 剩余收益模型应用于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2 针对上市电商企业对剩余收益基本模型的具体演化 | 第34-38页 |
4.2.1 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演化推导 | 第34-35页 |
4.2.2 预测阶段的具体方案 | 第35-38页 |
5 案例研究及实证检验 | 第38-56页 |
5.1 案例公司价值评估 | 第38-48页 |
5.1.1 新浪公司简介 | 第38-39页 |
5.1.2 财务分析及预测 | 第39-45页 |
5.1.3 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 | 第45-46页 |
5.1.4 CV的计算 | 第46-47页 |
5.1.5 案例公司价值评估结果 | 第47-48页 |
5.2 实证检验 | 第48-56页 |
5.2.1 研究假设 | 第49页 |
5.2.2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49-52页 |
5.2.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9页 |
6.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| 第56-57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