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半导体物理学论文--半导体理论论文--半导体量子理论论文

QD-SOA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及全光比较器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绪论第12-36页
    1.1 全光信号处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全光分组交换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第13页
    1.2 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光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SOA中的非线性效应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SOA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1.3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研究现状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介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量子点制备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结构和特点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研究现状第24-28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8-29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29页
    1.6 参考文献第29-36页
2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理论第36-6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2.2 能级结构计算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原理与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第一性原理VASP软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能级计算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2.3 体结构半导体光放大器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光信号在SOA中的传输过程及噪声特性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噪声对光纤中信号传输的影响第43-49页
    2.4 QD-SOA理论模型第49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QD-SOA三能态系统解析模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两能级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QD-SOA的最佳能量效率和最佳有源区长度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QD-SOA多能态系统数值模型第56-65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65-66页
    2.6 参考文献第66-68页
3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超快动力学特性第68-8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3.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光信号脉冲的时域频域变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相位特性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频率啁啾特性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同类型光脉冲经QD-SOA传输比较第73-75页
    3.3 非均匀结构QD-SOA第75-78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78-79页
    3.5 参考文献第79-82页
4 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比较器第82-10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2-85页
    4.2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逻辑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实现全光异或逻辑门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马赫-曾德尔干涉仪构成的全光逻辑门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四波混频效应实现全光与逻辑门第88页
    4.3 基于QD-SOA-MZI的全光逻辑研究第88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OA-MZI传输函数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QD-SOA-MZI的异或逻辑门研究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QD-SOA-MZI的非逻辑门研究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QD-SOA-MZI的与逻辑门研究第92-95页
    4.4 基于SLALOM的多种全光逻辑第95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方案原理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论结果第97-99页
    4.5 基于SOA-MZI级联结构的全光3位比较器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SOA-MZI级联结构工作原理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仿真结果、讨论第100-101页
    4.6 基于QD-SOA MZI级联结构的全光8位比较器第101-103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103-104页
    4.8 参考文献第104-108页
5 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相位调制信号处理第108-12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8页
    5.2 QD-SOA中的四波混频效应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四波混频效应的理论模型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四波混频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第109-111页
    5.3 DPSK信号的异或逻辑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DPSK信号介绍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DPSK信号实现异或逻辑的操作原则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DPSK信号实现异或逻辑模拟结果及讨论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多个XOR逻辑同时实现第115-117页
    5.4 DQPSK信号实现波长变换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DQPSK信号介绍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DQPSK信号的波长变换原理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RZ-DQPSK信号的波长变换结果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NRZ-DQPSK信号的波长变换结果第121-122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122页
    5.6 参考文献第122-126页
6 增益透明现象及其应用第126-140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26页
    6.2 增益透明SOA的工作方式第126-129页
    6.3 基于增益透明QD-SOA的新型NOLM环光开关第129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基于增益透明QD-SOA的NOLM环光开关原理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模拟结果第131-134页
    6.4 OOK信号到DPSK信号的码型转换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码型转换原理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码型转换模拟结果第135-137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137-138页
    6.6 参考文献第138-140页
7 总结与展望第140-144页
    7.1 本文工作总结第140-141页
    7.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1-144页
缩写词索引第144-146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6-150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内H2O传递机理研究
下一篇:新型大模场直径弯曲不敏感单模及少模光纤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