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. 引言 | 第9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标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| 2 矿山复垦的特点及适宜性评价内涵分析 | 第14-18页 |
| ·矿山复垦的特点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·矿山土地复垦的涵义 | 第14页 |
| ·生态复垦的内涵 | 第14页 |
| ·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复垦的区别 | 第14-15页 |
| ·河北省矿山分类及复垦情况 | 第15-16页 |
| ·河北省矿山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河北省矿山复垦的状况 | 第16页 |
| ·适宜性的由来及适宜性分析方法发展过程 | 第16-18页 |
| ·适宜性的由来 | 第16页 |
| ·适宜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 | 第16-17页 |
| ·矿山复垦的农田水利措施建设的适宜性评价 | 第17-18页 |
| 3. 河北省矿山复垦区的特点及农田水利措施和标准的分析 | 第18-25页 |
| ·河北省矿山复垦区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| ·气候条件 | 第18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18页 |
| ·水源状况 | 第18-19页 |
| ·土壤特性 | 第19页 |
| ·作物种类 | 第19-20页 |
| ·水土流失严重 | 第20页 |
| ·生态治理 | 第20页 |
| ·矿山复垦区实施的农田水利措施及特点 | 第20-23页 |
| ·防洪措施 | 第20-21页 |
| ·灌溉措施 | 第21-22页 |
| ·排水措施 | 第22页 |
| ·水土保持、坡面治理措施 | 第22-23页 |
| ·矿山复垦农田水利措施的建设标准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工程等级划分 | 第23页 |
| ·灌溉设计保证率 | 第23-24页 |
| ·灌溉水利用系数 | 第24页 |
| ·排水标准 | 第24页 |
| ·灌溉制度 | 第24-25页 |
| 4. 河北省矿山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适宜性评价 | 第25-37页 |
| ·评价原则、依据 | 第25-26页 |
| ·评价原则 | 第25页 |
| ·评价依据 | 第25-26页 |
| ·影响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的因素 | 第26-34页 |
| 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9页 |
| 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0-31页 |
| ·评价指标标准确定及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| 第32-34页 |
| ·基于经验评价法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适宜性评价 | 第34-37页 |
| ·专家评价法 | 第34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34-37页 |
| 5. 河北矿山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适宜性评价实例 | 第37-40页 |
| ·复垦区基本情况 | 第37页 |
| ·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适宜性评价 | 第37-40页 |
| ·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评价指标分析 | 第37页 |
| ·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 | 第37-38页 |
| ·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计算 | 第38页 |
| ·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复垦区实施的农田水利措施及标准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6. 结论与建议 | 第40-41页 |
| ·结论 | 第40页 |
| ·建议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4-4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