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50页 |
1.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1.2 负载型金基催化剂的制备 | 第11-14页 |
1.2.1 浸渍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沉积-沉淀法 | 第12页 |
1.2.3 共沉淀法 | 第12页 |
1.2.4 光化学沉积法 | 第12页 |
1.2.5 化学蒸发沉积法 | 第12-13页 |
1.2.6 离子交换法 | 第13页 |
1.2.7 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 | 第13页 |
1.2.8 共溅镀法 | 第13页 |
1.2.9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| 第13-14页 |
1.2.10 合金氧化法 | 第14页 |
1.3 金表面和金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 | 第14-16页 |
1.3.1 CO 的化学吸附 | 第15页 |
1.3.2 O_2、H_2 和其它分子的化学吸附 | 第15-16页 |
1.4 负载型金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| 第16-20页 |
1.4.1 烃的催化燃烧 | 第16-17页 |
1.4.2 氮氧化物的还原 | 第17页 |
1.4.3 加氢反应 | 第17-18页 |
1.4.4 选择性部分氧化 | 第18页 |
1.4.5 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分解 | 第18-19页 |
1.4.6 乙炔的氢氯化反应 | 第19页 |
1.4.7 光催化水解产生氢气 | 第19-20页 |
1.5 负载型金基催化剂上 CO 氧化反应 | 第20-33页 |
1.5.1 CO 氧化活性的研究 | 第20-30页 |
1.5.2 催化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 | 第30-33页 |
1.6 负载型金基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 | 第33-42页 |
1.6.1 引言 | 第33-35页 |
1.6.2 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研究 | 第35-40页 |
1.6.3 活性机理研究 | 第40-42页 |
1.7 本课题选择的目的意义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0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50-55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原料 | 第50-51页 |
2.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51-52页 |
2.3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2.4 反应性能评价 | 第53-55页 |
第三章 新型碳酸盐负载金基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研究 | 第55-76页 |
引言 | 第55-56页 |
3.1 Au/MCO_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研究 | 第56-67页 |
3.1.1 前言 | 第56页 |
3.1.2 实验部分 | 第56-57页 |
3.1.3 结果和讨论 | 第57-67页 |
1.A u/MCO_3 催化剂的晶相结构 | 第57-59页 |
2.A u/MCO_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 | 第59-63页 |
3. 载体及焙烧温度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4. 水对 Au/MCO_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3.1.4 小节 | 第67页 |
3.2 金含量对 Au/BaC0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67-74页 |
3.2.1 前言 | 第67-68页 |
3.2.2 实验部分 | 第68页 |
3.2.3 结果和讨论 | 第68-73页 |
1. 不同金含量的 Au/BaCO_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 | 第68-71页 |
2. 催化剂的晶相结构 | 第71-72页 |
3. 催化剂的 H2-TPR 表征 | 第72-73页 |
3.2.4 小节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第四章 金属氧化物负载金基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的研究 | 第76-105页 |
引言 | 第76-77页 |
4.1 Au/ZnO-Fe2O_3 催化剂上 CO 氧化性能研究 | 第77-83页 |
4.1.1 前言 | 第77页 |
4.1.2 实验部分 | 第77-78页 |
4.1.3 结果和讨论 | 第78-82页 |
1. 常温加湿条件下 Au/ZnO-Fe_2O_3 催化剂的 CO 氧化性能 | 第78-79页 |
2. Au/ZnO-Fe_2O_3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79-82页 |
4.1.4 小节 | 第82-83页 |
4.2 Au-Pt/ZnO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研究 | 第83-87页 |
4.2.1 前言 | 第83页 |
4.2.2 实验部分 | 第83-84页 |
4.2.3 结果和讨论 | 第84-87页 |
1. 不同方法制备的 Au-Pt/ZnO 催化剂上常温加湿条件下的 CO 氧化性能 | 第84-85页 |
2. Au-Pt/ZnO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85-87页 |
4.2.4 小节 | 第87页 |
4.3 Au/ZnO 和 Au/Fe_2O_3 催化剂的抗中毒性研究 | 第87-97页 |
4.3.1 前言 | 第87-88页 |
4.3.2 实验部分 | 第88页 |
4.3.3 结果和讨论 | 第88-96页 |
1. 乙醇、苯对催化剂常温 CO 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88-91页 |
2. 硫化物(H_2S、SO_2)对催化剂 CO 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91-93页 |
3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93-94页 |
4. CO_2 共存气对催化剂上常温 CO 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94-96页 |
4.3.4 小节 | 第96-97页 |
4.4 Au/ZnO 催化剂的成型研究 | 第97-99页 |
4.4.1 前言 | 第97页 |
4.4.2 结果和讨论 | 第97-99页 |
4.5 燃烧法制备负载型贵金属基催化剂 | 第99-103页 |
4.5.1 前言 | 第99页 |
4.5.2 实验部分 | 第99-100页 |
4.5.3 结果和讨论 | 第100-103页 |
1. 催化剂的晶相结构 | 第100-102页 |
2. 燃烧法制备 Au/CeO_2 和 Ag/CeO_2 催化剂的 CO 氧化性能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第五章 Au/Fe_2O_3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研究 | 第105-120页 |
引言 | 第105-106页 |
5.1 制备方法对 Au/Fe_2O_3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06-112页 |
5.1.1 前言 | 第106页 |
5.1.2 实验部分 | 第106-107页 |
5.1.3 结果和讨论 | 第107-112页 |
1. 不同方法制备的 Au/Fe_2O_3 催化剂上的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 | 第107-108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08-112页 |
5.2 预处理对 Au/Fe_2O_3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12-115页 |
5.2.1 前言 | 第112页 |
5.2.2 实验部分 | 第112页 |
5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2-115页 |
1. 不同预处理的 Au/Fe_2O_3 催化剂上的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 | 第112-113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13-115页 |
5.3 金负载量对 Au/Fe_2O_3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15-117页 |
5.3.1 前言 | 第115页 |
5.3.2 实验部分 | 第115-116页 |
5.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6-117页 |
5.4 本章小节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0页 |
第六章 Au/ZnO 和 Au/ZnO-Cu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研究 | 第120-156页 |
引言 | 第120页 |
6.1 制备方法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20-123页 |
6.1.1 前言 | 第120-121页 |
6.1.2 实验部分 | 第121-122页 |
6.1.3 结果和讨论 | 第122-123页 |
6.2 沉淀剂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23-131页 |
6.2.1 前言 | 第123-124页 |
6.2.2 实验部分 | 第124页 |
6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24-131页 |
1. 不同沉淀剂制备的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 | 第124-125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25-131页 |
6.3 焙烧温度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31-136页 |
6.3.1 前言 | 第131页 |
6.3.2 实验部分 | 第131页 |
6.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31-136页 |
1. 不同温度焙烧的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 | 第131-132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32-136页 |
6.4 金负载量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36-140页 |
6.4.1 前言 | 第136页 |
6.4.2 实验部分 | 第136-137页 |
6.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37-140页 |
1. 不同金负载量的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 | 第137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37-140页 |
6.5 氯含量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发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40-147页 |
6.5.1 前言 | 第140页 |
6.5.2 实验部分 | 第140-141页 |
6.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41-147页 |
1. 氯含量对 Au/Zn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 | 第141-144页 |
2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44-147页 |
6.6 小节 | 第147页 |
6.7 Au/ZnO-CuO 催化剂上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研究 | 第147-154页 |
6.7.1 前言 | 第147-148页 |
6.7.2 实验部分 | 第148页 |
6.7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48-153页 |
1. 不同 Cu/Zn 比例的 Au/ZnO-CuO 催化剂上的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 | 第148-150页 |
2.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| 第150-151页 |
3.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51-153页 |
6.7.4 小节 | 第153-1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4-156页 |
结论和展望 | 第156-16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60页 |
发表论文 | 第160-162页 |
致谢 | 第162-16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63-16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