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网络“人肉搜索”道德失范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7-11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7-10页 |
(三)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| 第10-11页 |
一、网络"人肉搜索"现象 | 第11-23页 |
(一) 网络"人肉搜索"典型事件 | 第11-13页 |
(二) 网络"人肉搜索"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3-18页 |
(三) 网络"人肉搜索"出现及其原因 | 第18-21页 |
(四) 网络"人肉搜索"的得失 | 第21-23页 |
二、网络"人肉搜索"所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 | 第23-28页 |
(一) 网络"人肉搜索"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 | 第23-24页 |
(二) 网络"人肉搜索"使道德责任意识降到最低点 | 第24-25页 |
(三) 网络"人肉搜索"使所谓"自由"绝对化 | 第25-26页 |
(四) 网络"人肉搜索"对社会道德价值观带来挑战 | 第26-28页 |
三、解决网络"人肉搜索"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| 第28-37页 |
(一) 构建规范的网络道德秩序 | 第28-31页 |
(二) 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| 第31-34页 |
(三) 规范网络"人肉搜索"主体的行为 | 第34-35页 |
(四)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的网络人才 | 第35-37页 |
结束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后记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