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工程学(生物技术)论文--仿生学论文--生物信息论论文

非负矩阵分解及其生物信息学应用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工作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-16页
第二章 非负矩阵分解模型及相关变体第16-20页
    2.1 非负矩阵分解第16-17页
    2.2 非负矩阵分解的相关变体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数据第18-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三章 基于高斯赛德尔方法的非负矩阵分解及其生物学应用第20-30页
    3.1 基因微阵列数据以及其聚类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因微阵列数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因表达数据聚类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3.2 基于高斯塞德尔方法的非负矩阵分解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提出的动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GSNMF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GSNMF优化算法高斯塞德尔非负方程组优化第23-25页
    3.3 数值实验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聚类评估标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数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聚类实验第27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四章 基于一致信息熵度量的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及其生物学应用第30-44页
    4.1 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第30-31页
    4.2 鲁棒的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变体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最大化一致信息熵的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鲁棒流型非负矩阵分解第31页
    4.3 基于一致信息熵度量的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一致信息熵度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CGNMF模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CGNMF更新规则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CGNMF模型的图学习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CGNMF模型收敛性证明第36-37页
    4.4 数值实验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经典人脸库上的识别实验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机结合的脑电波数据聚类分析实验第41-4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五章 基于一致信息熵度量的有监督非负矩阵分解第44-54页
    5.1 模型判别罚项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部分判别罚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全判别罚项第45-46页
    5.2 基于一致信息熵度量的有监督非负矩阵分解第46-47页
    5.3 数值实验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EEG数据的分类识别实验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果分析第5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六章 结束语第54-56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54页
    6.2 不足和展望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响应型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设计、三维构筑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、结构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