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信平台系泊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海洋平台系泊定位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按照系泊方式区分 | 第11-14页 |
1.2.2 按照系泊缆索材质区分 | 第14-17页 |
1.3 系泊系统及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系泊系统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3.2 系泊系统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系泊系统疲劳及可靠性计算方法 | 第20-35页 |
2.1 疲劳及可靠性问题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2 系泊系统的疲劳分析方法 | 第21-34页 |
2.2.1 T-N曲线 | 第22-23页 |
2.2.2 雨流计数法 | 第23-28页 |
2.2.3 Miner疲劳线性累积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4 疲劳问题计算公式 | 第29-31页 |
2.2.5 疲劳寿命的计算流程 | 第31页 |
2.2.6 疲劳可靠性分析理论 | 第31-3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纤维缆动刚度及疲劳计算的验证 | 第35-51页 |
3.1 动刚度特性的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 动刚度对疲劳问题的敏感性分析 | 第36-46页 |
3.2.1 通信平台及其绷紧式系泊系统 | 第36-38页 |
3.2.2 环境载荷计算方法 | 第38-43页 |
3.2.3 疲劳计算简化及危险工况的选取 | 第43-45页 |
3.2.4 动刚度对疲劳损伤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3 时域法计算过程的正确性验证 | 第46-50页 |
3.3.1 时域法的计算 | 第46-47页 |
3.3.2 API中联合谱法的计算 | 第47-48页 |
3.3.3 所选18个海况的计算结果 | 第48-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疲劳寿命的工程实例计算 | 第51-66页 |
4.1 绷紧式系泊系统的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1-59页 |
4.1.1 动刚度的迭代计算方法 | 第51-56页 |
4.1.2 系泊缆基于动刚度下的疲劳寿命 | 第56-59页 |
4.2 悬链式系泊系统的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9-64页 |
4.2.1 悬链式系泊系统的设计 | 第59-61页 |
4.2.2 悬链系泊系统疲劳寿命的计算 | 第61-64页 |
4.3 本章小节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绷紧式系泊的疲劳可靠性分析 | 第66-71页 |
5.1 可靠性计算中参数的选取 | 第66-67页 |
5.2 可靠性计算中应力分布 | 第67-68页 |
5.2.1 Rayleigh分布 | 第67页 |
5.2.2 Weibull分布 | 第67-68页 |
5.3 算例的可靠性计算 | 第68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