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

中文摘要第4-6页
英文摘要第6-7页
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外研究现状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内研究现状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(三)研究目标第14页
    (四)研究意义第14-15页
一、勒克莱齐奥创作萌芽期(1970—1980)的女性人物第15-20页
    (一)物质城市的漫游者——BEA.B小姐第15-17页
    (二)消费社会的“奴隶”符号——安宁第17-18页
    (三)勒克莱齐奥创作萌芽期的女性人物特点——“符号视角”第18-20页
二、勒克莱齐奥创作早期(1980—1990)的女性人物第20-26页
    (一)来自沙漠的纯真女儿——拉拉第20-22页
    (二)过着“奢华生活”的姐妹——布丝与布西第22-23页
    (三)原始海岛的女权主义者——乌玛第23-25页
    (四)勒克莱齐奥创作早期的女性人物特点——流浪漂泊第25-26页
三、勒克莱齐奥创作中期(1990—2000)的女性人物第26-30页
    (一)不再流浪的星星——艾斯苔尔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漂泊于世界之中的小金鱼——莱拉第27-29页
    (三)勒克莱齐奥创作中期的女性人物特点——艰辛回家第29-30页
四、勒克莱齐奥创作较晚期(2000—2010)的女性人物第30-34页
    (一)彩虹民族的后期领导者——奥蒂第30-31页
    (二)战争锻造的母亲——艾黛尔第31-33页
    (三)勒克莱齐奥创作较晚期的女性人物特点——建设家园第33-34页
五、勒克莱齐奥创作最新时期(2010—至今)的女性人物第34-38页
    (一)独立自主的大脚——尤金娜第34-35页
    (二)非洲草原的大树——玛丽第35-37页
    (三)勒克莱齐奥创作最新时期的女性人物特点——自我奉献第37-38页
六、勒克莱齐奥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变化的原由探析第38-42页
    (一)作者个人经历对勒克莱齐奥创作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(二)时代语境对勒克莱齐奥创作的影响第39-42页
结语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后记第47-48页
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研究
下一篇:基于反向指纹法的室内WIFI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