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乡政村治背景下乡村关系优化研究--基于Z镇的实证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(一)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的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(四)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(五)核心概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乡政村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乡村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 (六)理论工具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路径依赖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9-21页
二、我国乡村治理关系的历史变迁第21-25页
    (一)古代时期第21页
    (二)近代时期第21-22页
    (三)建国后土改时期第22页
    (四)人民公社时期第22-23页
    (五)乡政村治时期第23-25页
三、乡村关系失衡的表现——以Z镇为研究对象第25-40页
    (一)对Z镇问卷调查情况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Z镇的基本情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Z镇调查样本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Z镇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(二)乡村关系失衡的具体表现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行政权和自治权衔接错位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经济人倾向所导致的利益冲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资源投入不均衡引发的矛盾第38-40页
四、乡村关系失衡的原因第40-47页
    (一)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旧有乡村关系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(二)压力型体制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(三)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法律对乡村关系的内容规定过于模糊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惩戒性法律条款的缺失第42页
    (四)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第42-43页
    (五)村民自治的内生力量不足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村民整体素质达不到自治要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村干部整体能力素质不高第44-47页
五、乡政村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优化路径第47-54页
    (一)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合理划分乡镇政府职能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适度扩大乡镇政府自主权第48-49页
    (二)强化法律制度的供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细化乡村关系的法定内容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补充惩戒性的法律法规第49-50页
    (三)增强村民自治的内生力量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打破制度文化的路径依赖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提高干部村民素质第50-51页
    (四)推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村民组织发展第51-52页
    (五)及时纠正乡村关系中的不当行为第52-53页
    (六)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附录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个人简历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政级别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--基于中国地级及其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析
下一篇:《北极梦》的生态批评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