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特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第9-11页
前言第11-12页
第一部分 临床调查部分第12-45页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例来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诊断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纳入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排除标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 临床资料采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 调查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7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8 质量控制第16-18页
    2 结果第18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一般资料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中医证型构成分布及其症状特征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特征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影响因素指标赋值说明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痰瘀互结证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 痰湿蕴盛证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 肾气亏虚证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6 气血亏虚证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 讨论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高血压研究现状思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本次研究纳入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本次研究中医证型判定说明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症状分布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特征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的多影响因素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7 不足与展望第42页
    4 结语第42-4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3-45页
第二部分 综述部分第45-55页
    综述一高血压研究进展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1 高血压西医研究进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高血压的分类与诊断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高血压的治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 高血压中医研究进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结语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49-50页
    综述二 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1 血压变异性的概念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 血压变异性的分类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 血压变异性中医认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 中医治疗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结语第52-5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附录 1 眩晕病(原发性高血压)中医临床路径(试行)第56-59页
附录 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第59-60页
附录 3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“体质”理论应用抗癌二陈方干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147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