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8页 |
1.1 生物炭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1.2 生物炭的优点 | 第12-13页 |
1.3 生物炭目前研究存在的状况 | 第13页 |
1.4 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5 生物炭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1.6 生物炭对水稻吸氮量及氨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1.7 生物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8 生物炭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9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| 第17页 |
1.10 生物炭对土壤中养分循环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1 供试材料 | 第18页 |
2.2 田间试验设计 | 第18页 |
2.3 测定的项目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3.1 株高 | 第18页 |
2.3.2 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 | 第18-19页 |
2.3.3 水稻剑叶光合参数和比叶重 | 第19页 |
2.3.4 水稻剑叶荧光参数 | 第19页 |
2.3.5 稻米品质 | 第19页 |
2.3.6 稻米淀粉黏滞性 | 第19-20页 |
2.3.7 氮素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4 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| 第21-43页 |
3.1 生物炭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| 第21页 |
3.2 生物炭对水稻叶面积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3 生物炭对水稻比叶重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4 对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3.5 生物炭对水稻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| 第25页 |
3.6 生物炭对水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| 第25-30页 |
3.6.1 生物炭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(Fv/Fm)和潜在光化学活性(Fv/Fo)、有效光量子产量(Fv'/Fm')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3.6.2 生物炭处理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(ΦPSⅡ)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(ETR)的变化 | 第28-29页 |
3.6.3 生物炭处理下齐穗后叶绿素荧光参数qP、qNP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3.7 水稻后期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8 生物炭作用下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相关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9 生物炭对水稻碾磨品质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10 生物炭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11 生物炭对水稻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12 生物炭对水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13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14 生物炭对土壤pH和C/N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15 生物炭对土壤全氮、磷、钾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16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43-46页 |
4.1 讨论 | 第43-44页 |
4.2 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