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银行法论文

“借记卡盗刷”案件民事责任探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绪论第10-14页
第一章 “借记卡盗刷”典型案例分析第14-25页
    一、案情简述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刘某某诉农行水城分行案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丁某某诉农行四会碧海湾支行案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张某某诉建行海口金贸支行案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李某某诉农行永州冷水滩支行案第20-21页
    二、案件争议焦点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储户与发卡行之间契约关系的定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发卡行与储户之间民事责任分配问题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“先刑后民”原则的适用问题第23-25页
第二章 “借记卡盗刷”案件法理分析第25-39页
    一、储户与发卡行之间契约关系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储户与发卡行间储蓄契约性质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储户账户中存款的性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储户与发卡行在储蓄契约中的权利义务第28-31页
    二、举证责任的分配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借记卡”举证责任分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交易密码泄露事实的举证责任分配第33-34页
    三、“借记卡盗刷”案件民事责任的分配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归责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发卡行违约行为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发卡行的抗辩事由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民事责任的承担第37-38页
    四、“先刑后民”原则的适用第38-39页
第三章 “借记卡盗刷”案件反思第39-43页
    一、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明晰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金融消费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损失责任的规定第40-41页
    二、优化金融机构系统,更新存载体技术第41页
    三、建立完善的发卡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第41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葵花盘提取物抗痛风及抗高尿酸血症活性研究
下一篇: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