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植物对金属元素富集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金属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2.2 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研究 | 第13页 |
1.2.3 植物对金属元素形态吸收富集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1 试验材料及装置 | 第16-17页 |
2.1.1 供试废水 | 第16页 |
2.1.2 供试植物 | 第16页 |
2.1.3 供试土壤 | 第16页 |
2.1.4 湿地小试装置 | 第16-17页 |
2.2 试验设计 | 第17-19页 |
2.2.1 造纸废水灌溉方式设计 | 第17-18页 |
2.2.2 样品采集与处理 | 第18页 |
2.2.3 样品测定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芦苇体内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迁移研究 | 第20-36页 |
3.1 造纸废水浓度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.2 废水浓度对芦苇吸收金属元素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3 造纸废水灌溉对金属元素分布及迁移影响 | 第22-32页 |
3.3.1 金属元素转移系数 | 第22页 |
3.3.2 芦苇体内Zn含量分布及迁移 | 第22-25页 |
3.3.3 芦苇体内Cu含量分布及迁移 | 第25-27页 |
3.3.4 芦苇体内Mn含量分布及迁移 | 第27-29页 |
3.3.5 芦苇体内Fe含量分布及迁移 | 第29-32页 |
3.4 芦苇体内不同金属元素分布差异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4.1 不同种类金属元素在造纸废水灌溉下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4.2 不同种类金属元素在芦苇各部位中的分布差异分析 | 第33页 |
3.4.3 不同金属元素在废水灌溉时期分布差异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5 芦苇生长与废水灌溉相关关系 | 第34-3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体内金属元素形态分布研究 | 第36-47页 |
4.1 芦苇各生长期金属元素形态分布 | 第36-37页 |
4.2 芦苇体内Zn形态含量分布 | 第37-39页 |
4.2.1 废水灌溉方式对Zn形态分布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2.2 Zn形态在芦苇不同部位分布 | 第38页 |
4.2.3 废水灌溉时期对Zn形态分布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3 芦苇体内Cu形态含量分布 | 第39-41页 |
4.3.1 废水灌溉方式对Cu形态分布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3.2 Cu形态在芦苇不同部位分布 | 第40-41页 |
4.3.3 废水灌溉时期对Cu形态分布影响 | 第41页 |
4.4 芦苇体内Mn形态含量分布 | 第41-43页 |
4.4.1 废水灌溉方式对Mn形态分布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4.2 Mn形态在芦苇不同部位分布 | 第42-43页 |
4.4.3 废水灌溉时期对Mn形态分布影响 | 第43页 |
4.5 芦苇体内Fe形态含量分布 | 第43-46页 |
4.5.1 废水灌溉方式对Fe形态分布影响 | 第44页 |
4.5.2 Fe形态在芦苇不同部位分布 | 第44-45页 |
4.5.3 废水灌溉时期对Fe形态分布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5.1 结论 | 第47-48页 |
5.2 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