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6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、国内研究 | 第8-10页 |
2、国外研究 | 第10-1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一个傣族村寨及其宗教仪式的个案考察 | 第12-23页 |
一、那目寨的基本概况 | 第13-15页 |
二、早期对傣族的"摆"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三、近年来宗教权威与传统伦理的没落 | 第18-23页 |
第三章 以"赕"为核心的傣族社会伦理观的形成 | 第23-35页 |
一、远古的祖先,南来的佛 | 第23-26页 |
二、佛教对傣族伦理观的适应和重构 | 第26-29页 |
三、"赕":从自我到社会 | 第29-31页 |
四、佛教与傣族社会道德共同体的塑造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宗教信仰式微下傣族伦理观的嬗变及启示 | 第35-45页 |
一、逐渐冷却的追求 | 第35-37页 |
二、以那目寨为例看宗教对社会伦理观的作用 | 第37-39页 |
三、宗教和道德之"魅" | 第39-42页 |
四、建设新时期社会道德的思考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后记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