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价值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3-15页 |
1.4.1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.2 本文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2.1.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2 平台经济学理论 | 第16页 |
2.3 金融中介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4 长尾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模式 | 第18-24页 |
3.1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基本模式 | 第18-19页 |
3.2 中国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发展模式选择 | 第19-24页 |
3.2.1 中国建设银行整体业务发展概况 | 第19页 |
3.2.2 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 | 第19-21页 |
3.2.3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与电商平台合作业务模式 | 第21-22页 |
3.2.4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致力于搭建自由电商平台业务模式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 | 第24-33页 |
4.1 SWOT分析法的内涵 | 第24页 |
4.2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独到之处 | 第24-27页 |
4.2.1 风险控制机制更加完善 | 第24-25页 |
4.2.2 大额与大规模的融资体量 | 第25页 |
4.2.3 拥有丰富的资源 | 第25-27页 |
4.3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“短板” | 第27-28页 |
4.3.1 业务流程复杂且产品较为落后 | 第27页 |
4.3.2 收集数据和整合信息能力不够 | 第27页 |
4.3.3 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较高 | 第27-28页 |
4.4 互联网金融为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带来的契机 | 第28-29页 |
4.4.1 拓展银行市场发展空间 | 第28页 |
4.4.2 建立健全银行客户信息资料 | 第28-29页 |
4.4.3 降低银行营运成本 | 第29页 |
4.4.4 增加银行非利息收入 | 第29页 |
4.5 互联网金融为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带来的冲击 | 第29-33页 |
4.5.1 银行价值实现的冲击 | 第29-31页 |
4.5.2 银行中介支付能力的冲击 | 第31页 |
4.5.3 银行信贷业务的冲击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 | 第33-36页 |
5.1 信用风险 | 第33页 |
5.2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难点 | 第33-34页 |
5.2.1 我国信用体系及法律不够完善 | 第33页 |
5.2.2 互联网金融企业未纳入监管范围 | 第33-34页 |
5.2.3 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专业的风险管控 | 第34页 |
5.3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难点 | 第34-35页 |
5.3.1 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| 第34页 |
5.3.2 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5.3.3 实施IRB法仍然存在困难 | 第35页 |
5.4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| 第35-36页 |
5.4.1 加强风险控制 | 第35页 |
5.4.2 规避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 | 第35-36页 |
第6章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战略分析 | 第36-40页 |
6.1 争夺“大数据”信息优势 | 第36-37页 |
6.1.1 制定信息应用战略争夺信息优势 | 第36页 |
6.1.2 从盲目撒网变成精确定位 | 第36页 |
6.1.3 从支付、产品和融资中介跻身信息中介 | 第36-37页 |
6.2 发展“大平台”金融模式 | 第37-38页 |
6.2.1 搭建全功能网络平台 | 第37页 |
6.2.2 一同合作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| 第37-38页 |
6.2.3 推进渠道变革和网点转型 | 第38页 |
6.3 提升客户体验服务质量 | 第38-39页 |
6.3.1 优化业务流程 | 第38页 |
6.3.2 互联网化的服务体验 | 第38页 |
6.3.3 银行账户间的互联互通 | 第38-39页 |
6.4 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制 | 第39-40页 |
6.4.1 关注互联网金融变革 | 第39页 |
6.4.2 打造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 | 第39页 |
6.4.3 设立互联网金融考核指标 | 第39-40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7.1 结论 | 第40页 |
7.2 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