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沿革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国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11-17页 |
一、英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肇始和确立 | 第11-14页 |
二、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历史变迁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发展沿革及现状 | 第17-18页 |
一、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发展沿革 | 第17-18页 |
二、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司法现状 | 第18页 |
第三节 对英美法系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立发展的经验总结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本体研究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目的和特殊性 | 第21-22页 |
一、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目的 | 第21页 |
二、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特殊性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各国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原告身份的认定 | 第22-27页 |
一、法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原告诉权来源的认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原告资格的认定 | 第23-24页 |
三、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原告资格的认定 | 第24-25页 |
四、德国股东代表诉讼针对原告身份的规定 | 第25-26页 |
五、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各国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被告身份的认定 | 第27-29页 |
一、日韩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被告范围的规定 | 第27-28页 |
二、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被告身份的认定模式 | 第28-29页 |
三、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被告身份的认定 | 第29页 |
第四节 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诉讼地位 | 第29-32页 |
一、公司的诉讼地位 | 第29-31页 |
二、其他股东的诉讼地位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 | 第32-45页 |
第一节 关于诉前的主体确定和不起诉理由书制度 | 第32-37页 |
一、我国法律针对原被告身份的认定以及相关修改建议 | 第32-34页 |
二、对于增加原告身份适格审查规定的建议 | 第34-36页 |
三、不起诉理由书制度的引入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相关费用承担规则 | 第37-40页 |
一、国外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相关诉讼费用的承担 | 第37-39页 |
二、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相关费用承担的建议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关于诉讼担保的完善和诉讼和解的引入 | 第40-45页 |
一、关于诉讼担保制度存废的探讨 | 第40-42页 |
二、关于诉讼和解制度引入的建议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