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缩略词简表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7页 |
1.1 壳聚糖 | 第14-17页 |
1.1.1 壳聚糖的概述 | 第14页 |
1.1.2 壳聚糖的结构 | 第14-16页 |
1.1.3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| 第16-17页 |
1.2 壳聚糖及壳聚糖微粒的制备 | 第17-23页 |
1.2.1 壳聚糖的降解 | 第17-18页 |
1.2.2 壳聚糖微粒的制备及应用 | 第18-22页 |
1.2.3 壳聚糖微粒交联度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1.3 壳聚糖抑菌性能及机理研究进展 | 第23-26页 |
1.3.1 壳聚糖微粒杀菌性能 | 第23页 |
1.3.2 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3-25页 |
1.3.3 抑菌机理 | 第25-26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胶体滴定法测定壳聚糖游离氨基含量 | 第27-39页 |
引言 | 第27页 |
2.1 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27-28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1.2 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28页 |
2.1.3 指示剂配制 | 第2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2.1 α-淀粉酶降解壳聚糖 | 第28页 |
2.2.2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2.3 PVSK标准液的浓度标定 | 第29页 |
2.2.4 游离氨基含量测定 | 第29-30页 |
2.2.5 交联度测定 | 第30页 |
2.2.6 方法条件研究 | 第30页 |
2.2.7 影响胶体滴定测定方法的因素 | 第30-31页 |
2.2.8 胶体滴定法方法学考察 | 第31页 |
2.2.9 不同交联状况的壳聚糖溶液交联度测定 | 第31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8页 |
2.3.1 α-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粘均分子量测定 | 第31页 |
2.3.2 交联剂TPP与T.B指示剂络合作用实验 | 第31页 |
2.3.3 PVSK与TPP对壳聚糖的相互络合竞争实验 | 第31-33页 |
2.3.4 溶液浓度对胶体滴定法测定结果影响 | 第33页 |
2.3.5 溶液pH值对胶体滴定法测定结果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3.6 指示剂量对胶体滴定法测定结果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3.7 不同溶剂对胶体滴定法测定结果影响 | 第35页 |
2.3.8 离子强度对胶体滴定法测定结果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3.9 胶体滴定法方法学考察 | 第36-37页 |
2.3.10 壳聚糖微粒交联度测定 | 第37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壳聚糖杀菌效果检测方法 | 第39-58页 |
引言 | 第39页 |
3.1 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39-41页 |
3.1.1 实验仪器 | 第39-40页 |
3.1.2 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40页 |
3.1.3 培养基 | 第40页 |
3.1.4 供试菌液的制备 | 第40页 |
3.1.5 杀菌率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2.1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粒 | 第41页 |
3.2.2 壳聚糖微粒粒径的测定 | 第41页 |
3.2.3 壳聚糖杀菌方法的探索 | 第41页 |
3.2.4 菌液浓度的确定 | 第41页 |
3.2.5 杀菌条件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3.2.6 方法学验证 | 第42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7页 |
3.3.1 壳聚糖微粒交联度及粒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2 杀菌方法的探索 | 第42-43页 |
3.3.3 菌液浓度的确定 | 第43-46页 |
3.3.4 杀菌条件的选择 | 第46-55页 |
3.3.5 方法学验证 | 第55-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不同交联状况壳聚糖微粒杀菌性能研究 | 第58-88页 |
引言 | 第58-59页 |
4.1 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59页 |
4.1.1 主要仪器 | 第59页 |
4.1.2 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59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59-60页 |
4.2.1. 醇沉法制备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样品 | 第59页 |
4.2.2 壳聚糖微粒复合金属离子交联 | 第59-60页 |
4.2.3 壳聚糖微粒交联度和粒径电位的测定 | 第60页 |
4.2.4 不同交联程度壳聚糖微粒杀菌效果的试验 | 第60页 |
4.2.5 壳聚糖微粒最小抑菌浓度(MIC)和最小杀菌浓度(MBC)的测定 | 第60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0-86页 |
4.3.1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实验菌种杀菌效果的试验 | 第60-63页 |
4.3.2 壳聚糖微粒交联度及粒径的测定 | 第63-68页 |
4.3.3 不同交联程度壳聚糖微粒杀菌效果的试验 | 第68-72页 |
4.3.4 壳聚糖微粒最小抑菌浓度(MIC)测定 | 第72-81页 |
4.3.5 壳聚糖微粒复合金属离子交联 | 第81-8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五章 交联壳聚糖结构分析 | 第88-93页 |
引言 | 第88页 |
5.1 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88页 |
5.1.1 实验仪器 | 第88页 |
5.1.2 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88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88-89页 |
5.2.1 交联壳聚糖样品制备 | 第88-89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89-92页 |
5.3.1 壳聚糖光谱检测表征 | 第89-90页 |
5.3.2 壳聚糖X射线衍射表征 | 第90-9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