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姓氏权的属性及其法律规制
| 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 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 
| 引言 | 第11-18页 | 
| 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1-14页 | 
| (一) 直接缘由 | 第11-13页 | 
| (二) 根本原因 | 第13-14页 | 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 
| (一) 有关姓氏的立法规定 | 第14-15页 | 
| (二) 关于姓氏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| 第15-17页 | 
| 三、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 
| (一) 可能的创新 | 第17页 | 
| (二) 研究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 
| 第一章 姓氏的内涵、特征与社会功能 | 第18-24页 | 
| 一、姓氏的含义及其流徙 | 第18-20页 | 
| (一) 中华姓氏制度的发端和变迁 | 第18-19页 | 
| (二) 域外姓氏制度溯源 | 第19-20页 | 
| 二、中华姓氏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 
| (一) 血缘的同一性 | 第20页 | 
| (二) 分布的群体性 | 第20页 | 
| (三) 身份的表征性 | 第20-21页 | 
| (四) 传递的稳定性 | 第21页 | 
| 三、中华姓氏的社会功能 | 第21-24页 | 
| (一) 敦亲睦族功能 | 第21页 | 
| (二) 政治统治功能 | 第21-22页 | 
| (三) 文化传承功能 | 第22页 | 
| (四) 法制建构功能 | 第22-23页 | 
| (五) 社会管控功能 | 第23-24页 | 
| 第二章 姓氏规范的法律属性 | 第24-33页 | 
| 一、有关姓氏规范法律属性的争鸣 | 第24-29页 | 
| (一) 人格权客体论 | 第24-27页 | 
| (二) 伦理性规则论 | 第27-28页 | 
| (三) 亲属权客体论 | 第28-29页 | 
| 二、姓氏规范属性的归位 | 第29-33页 | 
| (一) 姓氏权的内涵及其私法属性 | 第29-30页 | 
| (二) 公法视野中的姓氏权 | 第30-33页 | 
| 第三章 姓氏的法律规制 | 第33-47页 | 
| 一、对姓氏出生登记的规制 | 第34-39页 | 
| (一) 姓氏出生登记的原则规定 | 第34-37页 | 
| (二) 允许以“第三姓”登记的例外规则 | 第37-39页 | 
| 二、对姓氏变更登记的规制 | 第39-47页 | 
| (一) 因家庭内部关系变化引起的姓氏变更登记 | 第40-44页 | 
| (二) 非因家庭内部关系变化引起的姓氏变更登记 | 第44-47页 | 
| 结语 | 第47-48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 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 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