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9页 |
1.1 光皮木瓜 | 第11-12页 |
1.1.1 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1.2 有效成分 | 第12页 |
1.2 果胶类多糖 | 第12-14页 |
1.2.1 果胶类多糖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2.2 果胶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| 第13-14页 |
1.3 木聚糖 | 第14-15页 |
1.3.1 木聚糖的结构和来源 | 第14页 |
1.3.2 木聚糖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4 高压水热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高压水热法的简介 | 第15页 |
1.4.2 高压水热法的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1.4.3 高压水热法在天然产物提取上的应用 | 第16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6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不同的HCW条件对产物得率和结构的影响 | 第19-30页 |
2.1 实验材料、仪器和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1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1.2 实验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8页 |
2.2.1 不同HCW条件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2.2 不同HCW温度对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光皮木瓜醇沉多糖的纯化及结构表征 | 第30-46页 |
3.1 实验材料、仪器和方法 | 第30-33页 |
3.1.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| 第30-31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31-33页 |
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3-45页 |
3.2.1 光皮木瓜醇沉多糖的纯化及分子量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.2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3 UV-Vis和FT-IR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.4 形貌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2.5 热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.6 CSP-2 甲基化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2.7 CSP-2~1H和 ~(13)C NMR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2.8 CSP-2 结构图 | 第44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HCW处理前后光皮木瓜中木聚糖的提取和结构对比分析 | 第46-60页 |
4.1 实验材料、仪器和方法 | 第46-48页 |
4.1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6-47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8-59页 |
4.2.1 得率 | 第48页 |
4.2.2 分子量 | 第48-49页 |
4.2.3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4 FT-IR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5 形貌分析 | 第51-56页 |
4.2.6 热分析 | 第56页 |
4.2.7 NMR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光皮木瓜醇沉多糖的活性及木聚糖的改性研究 | 第60-67页 |
5.1 光皮木瓜醇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| 第60-64页 |
5.1.1 实验材料、仪器 | 第60页 |
5.1.2 实验方法 | 第60-61页 |
5.1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1.4 讨论 | 第63-64页 |
5.2 光皮木瓜木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初探 | 第64-67页 |
5.2.1 实验材料、仪器 | 第64页 |
5.2.2 实验方法 | 第64-65页 |
5.2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2.4 讨论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68页 |
6.3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9页 |
在学期间的成果 | 第79-80页 |
简历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