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我国资源税的经济效应及改革取向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前言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3-15页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5-23页
    2.1 资源税及其功能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资源税的界定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资源税的功能第15-17页
    2.2 资源税征收的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外部性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共物品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3 资源税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资源税对上游开采企业作用机理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资源税对下游生产者作用机理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资源税对消费者作用机理分析第21-23页
第3章 国内外资源税费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3-37页
    3.1 我国资源税的演变历程第23-26页
    3.2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当前资源税政策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与资源相关的收费项目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国内外资源税费比较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国外资源税费制度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我国资源税费与国外资源税费的比较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3.4 国外资源税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资源税功能定位的借鉴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资源税税制模式的借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资源税征税范围的借鉴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资源税计税依据的借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资源税税率设计的借鉴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资源税税权分配的借鉴第36-37页
第4章 我国资源税的经济效应及问题分析第37-46页
    4.1 我国资源税经济效应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资源税对上游开采企业的影响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资源税对下游生产者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资源税对消费者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资源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资源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对我国资源税经济效应的评价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资源税功能定位欠佳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资源计税方式不合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税收收入分配不合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资源税费体系混乱第45-46页
第5章 我国资源税改革取向分析及相关建议第46-52页
    5.1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取向及目标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基本取向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我国资源税进一步改革具体措施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转变资源税的功能定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扩大资源税课税范围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转变计征方式并完善计税依据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调整税率结构及税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统筹税费关系第50页
    5.3 我国资源税进一步改革的相关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改革要循序渐进、分税种、分地区逐步完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评估改革对民生的影响,出台政策对冲资源价格上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第51-52页
第6章 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附录第55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布式光伏集群并网谐振问题分析及其检测方法
下一篇: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黑土区春玉米农田基础地力演变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