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1.1 芯片实验室的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1.1 芯片实验室的含义 | 第11页 |
1.1.2 芯片实验室的制作及特点 | 第11-12页 |
1.1.3 芯片实验室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的影响 | 第12页 |
1.2 细胞释放活性氧小分子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ROS的产生 | 第12-13页 |
1.2.2 ROS的生理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2.3 ROS的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3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3.1 细胞因子的产生 | 第14-15页 |
1.3.2 细胞因子的生理作用[17] | 第15页 |
1.3.3 细胞因子的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细胞迁移的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4.1 细胞迁移的含义 | 第16页 |
1.4.2 细胞迁移的生理作用 | 第16-17页 |
1.4.3 细胞迁移的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5 电化学传感的概述 | 第17-21页 |
1.5.1 电化学传感的含义 | 第18页 |
1.5.2 电化学传感的分类 | 第18-21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21-23页 |
2.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3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3-25页 |
3.1.1 实验用细胞种类 | 第23页 |
3.1.2 实验试剂 | 第23-25页 |
3.1.3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3.2.1 细胞的培养 | 第25-26页 |
3.2.2 ITO电极的制备 | 第26页 |
3.2.3 传感定量检测 | 第26页 |
3.2.4 细胞染色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构建细胞迁移小室器件实现实时检测肿瘤细胞迁移过程中释放的H_2O_2 | 第27-43页 |
4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4.2 实验步骤 | 第28-31页 |
4.2.1 双模型器件的设计和制备 | 第28-29页 |
4.2.2 用于H_2O_2分析的电化学器件 | 第29-30页 |
4.2.3 用完全组装的器件定量检测细胞迁移过程中产生的H_2O_2 | 第30-31页 |
4.3 统计分析 | 第31页 |
4.4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1页 |
4.4.1 组装器件的电化学表征 | 第31-33页 |
4.4.2 电化学器件定量检测细胞迁移过程中产生的H_2O_2 | 第33-4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检测免疫细胞在肿瘤抗原刺激下释放的IFN-γ | 第43-53页 |
5.1 引言 | 第43-44页 |
5.2 实验步骤 | 第44-47页 |
5.2.1 实验原理 | 第44-45页 |
5.2.2 IFN-γ适配体传感的制备 | 第45页 |
5.2.3 双模型器件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5.2.4 IFN-γ的电化学定量检测 | 第46页 |
5.2.5 免疫细胞释放IFN-γ的检测 | 第46-47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2页 |
5.3.1 AuNPs修饰ITO电极表征 | 第47-48页 |
5.3.2 AuNPs/适配体功能化修饰ITO电极用于IFN-γ的灵敏性检测 | 第48页 |
5.3.3 定量免疫细胞产生的IFN-γ | 第48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3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53页 |
6.3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