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13-17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7-23页 |
1.2.1 Agent技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7-20页 |
1.2.2 物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.3 配送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2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 | 第26-40页 |
2.1 船用钢材配送体系概述 | 第26-32页 |
2.1.1 造船业特点及船用钢材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1.2 船用钢材供应概述 | 第28-29页 |
2.1.3 国内船用钢材配送中心概述 | 第29-32页 |
2.2 多智能体系统基本理论与技术 | 第32-38页 |
2.2.1 Agent的定义 | 第32-33页 |
2.2.2 Agent的特性 | 第33页 |
2.2.3 Agent的结构 | 第33-35页 |
2.2.4 多智能体系统的内涵 | 第35-38页 |
2.3 多智能体理论研究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的可行性 | 第38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规划 | 第40-57页 |
3.1 扬州市造船业概述 | 第40-43页 |
3.1.1 扬州市造船业基本情况 | 第40-41页 |
3.1.2 扬州市造船业现状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2 扬州船用钢材配送体系规划 | 第43-55页 |
3.2.1 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路径设计与优化方法 | 第44-47页 |
3.2.2 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路径设计与优化模型 | 第47-53页 |
3.2.3 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| 第53-5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4章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的建模与实现 | 第57-78页 |
4.1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模型 | 第57-65页 |
4.1.1 建模思想 | 第57-58页 |
4.1.2 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的运作 | 第58-62页 |
4.1.3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设计 | 第62-65页 |
4.2 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的Agent间通信概述与系统开发平台 | 第65-73页 |
4.2.1 多Agent间的通信概述 | 第65-70页 |
4.2.2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钢材配送体系开发平台 | 第70-73页 |
4.3 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的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| 第73-77页 |
4.3.1 系统设计 | 第73-75页 |
4.3.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| 第75-7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5章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供应商选择 | 第78-96页 |
5.1 钢材供应商系统评价体系 | 第78-80页 |
5.1.1 钢材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 | 第78-79页 |
5.1.2 建立钢材供应商选择模型 | 第79-80页 |
5.2 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钢材供应商选择系统 | 第80-84页 |
5.2.1 钢材供应商选择过程概述 | 第80-82页 |
5.2.2 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中心钢材供应商评价 | 第82-84页 |
5.3 钢材供应商最优数量选择系统 | 第84-94页 |
5.3.1 最优钢材供应商数量决策 | 第84-86页 |
5.3.2 钢材供应商评估模型 | 第86-88页 |
5.3.3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钢厂选择模型 | 第88-91页 |
5.3.4 扬州第三方船用钢材配送体系供应商选择 | 第91-9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3页 |
附录 | 第103-11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4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详细摘要 | 第116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