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1 猕猴桃营养价值及发育和衰老 | 第12-14页 |
1.1.1 猕猴桃概况 | 第12页 |
1.1.2 猕猴桃果实的营养价值 | 第12-13页 |
1.1.3 猕猴桃果实发育和衰老 | 第13页 |
1.1.4 猕猴桃营养积累 | 第13-14页 |
1.2 植物B族维生素功能和对植物作用 | 第14-17页 |
1.2.1 B族维生素种类和特性 | 第14-15页 |
1.2.2 B族维生素的功能 | 第15-16页 |
1.2.3 外源B族维生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2.4 外源B族维生素处理对植物抗性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2.5 B族维生素对植物衰老和营养积累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3 植物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7-20页 |
1.3.1 维生素B_1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7页 |
1.3.2 维生素B_2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.3 维生素B_3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8页 |
1.3.4 维生B_5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8页 |
1.3.5 维生B_6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.6 维生B_7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9页 |
1.3.7 维生B_9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3.8 维生B_(12)作为辅酶的功能研究 | 第20页 |
1.4 本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0页 |
1.5 本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猕猴桃果实B族维生素含量分析 | 第22-36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1 材料 | 第22-23页 |
2.1.2 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4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3页 |
2.2.1 猕猴桃果实B族维生素分离条件的确定 | 第24-26页 |
2.2.2 猕猴桃果实发育期B族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| 第26-28页 |
2.2.3 采后猕猴桃品质和B族维生素变化 | 第28-32页 |
2.2.4 聚类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3 讨论 | 第33-34页 |
2.4 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外源维生素B_3对猕猴桃辅酶I和辅酶II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| 第36-53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1.1 材料 | 第37页 |
3.1.2 测定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9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0页 |
3.2.1 外源维生素B_3处理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2 外源维生素B_3处理对猕猴桃NAD~+和NADH含量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2.3 外源维生素B_3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徐香’NADP~+和NADPH含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2.4 外源B_3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徐香’O_2~-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3.2.5 外源B_3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徐香’SOD活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2.6 外源维生素B_3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徐香’CAT活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2.7 外源维生素B_3处理对猕猴桃采后果实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3.3 讨论 | 第50-52页 |
3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外源维生素B_2、B_6和B_9对猕猴桃内源对应辅酶的影响 | 第53-73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5页 |
4.1.1 材料 | 第54页 |
4.1.2 测定方法 | 第54-55页 |
4.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55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5-70页 |
4.2.1 外源维生素B_2处理对‘金农2号’和‘金香’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4.2.2 外源维生素B_6处理对‘徐香’和‘翠玉’相关辅酶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4.2.3 外源维生素B_6处理对‘徐香’和‘翠玉’采后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4.2.4 外源维生素B_9处理对‘金魁’和‘徐香’相关辅酶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4.2.5 外源维生素B_9处理对‘金魁’和‘徐香’采后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4.3 讨论 | 第70-72页 |
4.4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外源维生素B_1、B_5、B_7和B_(12)处理对猕猴桃内源相关辅酶的影响 | 第73-94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3-75页 |
5.1.1 材料 | 第73-74页 |
5.1.2 测定方法 | 第74-75页 |
5.1.3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75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5-91页 |
5.2.1 外源维生素B_1处理对‘翠玉’和‘徐香’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5.2.2 外源维生素B_1处理对‘翠玉’和‘徐香’采后品质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5.2.3 外源维生素B_5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哑特’辅酶A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5.2.4 外源维生素B_5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哑特’采后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80-82页 |
5.2.5 外源维生素B_7处理对‘米良1号’和‘金魁’丙酮酸羧化酶的影响 | 第82-85页 |
5.2.6 外源维生素B_7处理对‘金魁’和‘米良1号’采后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85-87页 |
5.2.7 外源维生素B_(12)处理对猕猴桃可溶性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| 第87-89页 |
5.2.8 外源维生素B_(12)处理对‘海沃德’和‘徐香’采后品质及B族维生素的影响 | 第89-91页 |
5.3 讨论 | 第91-93页 |
5.4 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六章结论及创新点 | 第94-96页 |
6.1 结论 | 第94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7页 |
缩略语 | 第107-109页 |
附图 | 第109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