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 农民环境权概述 | 第14-26页 |
2.1 环境权 | 第14-17页 |
2.2 公民环境权 | 第17-20页 |
2.3 农民环境权 | 第20-26页 |
2.3.1 环境弱势群体——农民 | 第20-23页 |
2.3.2 农民环境权的提出及界定 | 第23-24页 |
2.3.3 农民环境权的特性 | 第24-26页 |
3 农民环境权受损的现实考察 | 第26-34页 |
3.1 主体资格承认上不明确:以“癌症村”为例 | 第26-28页 |
3.2 资源分配上的不公正:以农村土地征收中农民生存发展权受损为例 | 第28-30页 |
3.3 救济途径上的不平等:以农村环境邻避运动群体性事件为例 | 第30-34页 |
4 农民环境权确立的理性支撑 | 第34-42页 |
4.1 环境正义理念的探究 | 第34-39页 |
4.1.1 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 | 第34-36页 |
4.1.2 环境正义概念的核心内涵 | 第36-38页 |
4.1.3 环境正义的实质 | 第38-39页 |
4.2 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正义观 | 第39-42页 |
5 农民环境权受损的理性反思 | 第42-44页 |
6 环境正义理念下农民环境权实现的路径 | 第44-58页 |
6.1 解决主体资格承认上的不正义 | 第44-46页 |
6.1.1 保障农民对环境的自治权 | 第44-45页 |
6.1.2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| 第45-46页 |
6.2 解决资源分配上的不正义 | 第46-52页 |
6.2.1 解决国家制度资源分配上的不正义 | 第46-51页 |
6.2.2 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正义 | 第51-52页 |
6.3 解决救济途径分配上的不正义 | 第52-58页 |
6.3.1 推行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| 第52-55页 |
6.3.2 完善农民环境权侵害法律救助制度 | 第55-58页 |
7 结语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