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1页 |
1.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 | 第14-16页 |
1.2 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 | 第16-17页 |
1.3 CeO_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7-22页 |
1.3.1 电解沉积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微乳液法 | 第18-19页 |
1.3.3 溶胶-凝胶法 | 第19-20页 |
1.3.4 沉淀法 | 第20页 |
1.3.5 水热溶剂热法 | 第20-22页 |
1.4 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4.1 汽车尾气上的净化 | 第23页 |
1.4.2 水污染处理应用 | 第23-24页 |
1.4.3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| 第24页 |
1.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4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1页 |
第二章 无模板水热合成核壳结构氧化铈 | 第31-45页 |
2.1 前言 | 第31-33页 |
2.2 实验部分及样品表征 | 第33-34页 |
2.2.1 试剂部分 | 第33页 |
2.2.2 实验步骤 | 第33页 |
2.2.3 样品表征 | 第33-34页 |
2.2.4 CO催化氧化性能测试 | 第3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9页 |
2.4 CO催化性能测试 | 第39-41页 |
2.5 小结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第三章 花状纳米氧化铈的水热合成与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| 第45-62页 |
3.1 前言 | 第45-47页 |
3.2 实验部分及样品表征 | 第47-48页 |
3.2.1 试剂部分 | 第47页 |
3.2.2 实验步骤 | 第47页 |
3.2.3 样品表征 | 第47-48页 |
3.2.4 CO催化氧化性能测试 | 第4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5页 |
3.4 CO催化性能测试 | 第55-57页 |
3.5 小结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第四章 以(220)为主要暴露晶面的氧化铈纳米颗粒的水热合成 | 第62-78页 |
4.1 前言 | 第62-63页 |
4.2 实验部分及样品表征 | 第63-65页 |
4.2.1 试剂部分 | 第64页 |
4.2.2 实验步骤 | 第64页 |
4.2.3 样品表征 | 第64-65页 |
4.2.4 CO催化氧化性能测试 | 第65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5-70页 |
4.4 CO催化性能测试 | 第70-72页 |
4.5 小结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78-79页 |
5.1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78页 |
5.2 有待研究的问题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荣誉 | 第80-81页 |
附件 | 第81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