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三大变革背景凸显大学竞争力 | 第11-12页 |
1.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1.2.1 大学竞争力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2.2 竞争力演化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2.3 研究现状述评 | 第2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大学竞争力演化概述 | 第26-34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26-28页 |
2.1.1 主要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1.2 次要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2 大学竞争力演化概述 | 第28-31页 |
2.2.1 大学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| 第28-29页 |
2.2.2 大学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| 第29-30页 |
2.2.3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内容 | 第30-31页 |
2.3 大学竞争力的自组织演化条件 | 第31-34页 |
2.3.1 开放性 | 第32-33页 |
2.3.2 非均衡性 | 第33页 |
2.3.3 非线性 | 第33页 |
2.3.4 涨落现象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案例分析 | 第34-45页 |
3.1 学术中心转移与整体竞争力的演化 | 第34-39页 |
3.1.1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大学中心 | 第35页 |
3.1.2 19世纪德国学术中心 | 第35-36页 |
3.1.3 20世纪中后期至今美国学术中心 | 第36-38页 |
3.1.4 21世纪潜在的学术中心——以中国为例 | 第38-39页 |
3.2 组织年龄与大学竞争力的演化 | 第39-45页 |
3.2.1 传统大学的革新 | 第40-42页 |
3.2.2 年轻大学的突破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大学竞争力的动态演化分析 | 第45-56页 |
4.1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动力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1.1 外部环境诱因 | 第45-46页 |
4.1.2 内部资源、能力与声誉 | 第46-49页 |
4.2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过程 | 第49-52页 |
4.2.1 大学竞争力的类生命体特征 | 第49-50页 |
4.2.2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阶段 | 第50-52页 |
4.3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路径 | 第52-53页 |
4.4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模型 | 第53-55页 |
4.5 大学竞争力的一般演化规律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启示与未来方向 | 第56-60页 |
5.1 大学竞争力的演化启示 | 第56-58页 |
5.5.1 回归大学本质精神,精准定位竞争力内核 | 第56页 |
5.5.2 构建动态竞争评估机制,把握竞争力临界点 | 第56-57页 |
5.5.3 争取广泛的社会资源,及时转变竞争态势 | 第57页 |
5.5.4 培养国际性的人力资本,优化特色竞争力 | 第57-58页 |
5.2 大学竞争力的未来方向--谁主沉浮? | 第58-60页 |
5.2.1 e网教育助推竞争力水平现代化 | 第58-59页 |
5.2.2 语种的科研贡献力或将重新定义大学竞争力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