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通信网跨层融合评估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2.1 电力通信网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1.2.2 电力通信网链路重要度评估方法的研究 | 第12页 |
| 1.2.3 电力通信网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1.3 课题主要内容与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电力通信网络拓扑及业务特性分析 | 第15-22页 |
| 2.1 电力通信网络拓扑 | 第15-17页 |
| 2.1.1 电力通信网络拓扑的统计特征 | 第15-16页 |
| 2.1.2 电力通信网络拓扑的度量参数 | 第16-17页 |
| 2.2 电力通信网业务特性 | 第17-21页 |
| 2.2.1 电力通信网主要业务及其性能指标要求 | 第17-18页 |
| 2.2.2 电力通信网业务重要度 | 第18-19页 |
| 2.2.3 电力通信网业务路径 | 第19-21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电力通信网跨层融合重要度评估 | 第22-35页 |
| 3.1 电力通信网拓扑重要度 | 第22-24页 |
| 3.1.1 节点拓扑重要度 | 第22-23页 |
| 3.1.2 链路拓扑重要度 | 第23-24页 |
| 3.2 电力通信网业务重要度 | 第24页 |
| 3.2.1 节点业务重要度 | 第24页 |
| 3.2.2 链路业务重要度 | 第24页 |
| 3.3 电力通信网融合重要度 | 第24-27页 |
| 3.3.1 节点融合重要度 | 第25-26页 |
| 3.3.2 链路融合重要度 | 第26-27页 |
| 3.4 重要度评估仿真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3.4.1 仿真网络 | 第27-28页 |
| 3.4.2 节点重要度评估 | 第28-31页 |
| 3.4.3 链路重要度评估 | 第31-34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电力通信网效能评估 | 第35-44页 |
| 4.1 电力通信网效能评估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4.1.1 可用性向量 | 第35-36页 |
| 4.1.2 可信赖性矩阵 | 第36页 |
| 4.1.3 能力向量 | 第36-37页 |
| 4.2 能力向量的建模与计算 | 第37-41页 |
| 4.3 效能评估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