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大遗址保护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遗产管理体制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资料收集与梳理 | 第13页 |
1.3.2 实地走访调研 | 第13-14页 |
1.3.3 资料整理及分析 | 第14页 |
1.4 特色和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 论文框架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1.1 大遗址与世界文化遗产 | 第16-17页 |
2.1.2 管理体制 | 第17页 |
2.2 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3 相关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3.1 战略管理 | 第18页 |
2.3.2 组织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.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管理体制现状研究 | 第22-40页 |
3.1 汉长安城特区的价值 | 第22-27页 |
3.1.1 汉长安城特区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| 第22-24页 |
3.1.2 汉长安城特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| 第24-27页 |
3.1.3 汉长安城特区的经济价值 | 第27页 |
3.2 汉长安城特区保护管理的历史与机遇 | 第27-32页 |
3.2.1 汉长安城特区的保护管理历史 | 第27-28页 |
3.2.2 汉长安城特区的机遇 | 第28-32页 |
3.3 汉长安城特区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3.3.1 管理范围大,管理权限小 | 第32-33页 |
3.3.2 管理人员少,专业水平较低 | 第33-34页 |
3.3.3 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| 第34-35页 |
3.4 汉长安城特区管理所面临的挑战(外部挑战和威胁) | 第35-40页 |
3.4.1 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| 第35-37页 |
3.4.2 居民问题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特区管理体制对策研究 | 第40-56页 |
4.1 完善我国大遗址管理体系 | 第40-42页 |
4.1.1 完善顶层设计和垂直管理体系 | 第41页 |
4.1.2 汉长安城管委会升级 | 第41-42页 |
4.2 汉长安城特区组织结构设计 | 第42-49页 |
4.2.1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| 第43页 |
4.2.2 汉长安城特区现有组织结构 | 第43-44页 |
4.2.3 汉长安城特区组织结构设计基本思路 | 第44-46页 |
4.2.4 汉长安城特区组织结构运行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2.5 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| 第48页 |
4.2.6 特区资金运行机制建设 | 第48-49页 |
4.3 汉长安城特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| 第49-54页 |
4.3.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原则及目标 | 第49-50页 |
4.3.2 汉长安城特区招聘体系建设 | 第50-51页 |
4.3.3 汉长安城特区培训开发体系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3.4 汉长安城特区绩效体系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4 完善监督体系 | 第54-5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