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10页 |
| 图表目录 | 第10-15页 |
| 1 绪论 | 第15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| ·城乡统筹的直辖市 | 第15页 |
| ·大城市郊区化 | 第15-16页 |
| ·创建宜居城市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| ·居住区 | 第17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 | 第17-18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范围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21-23页 |
| 2 大型聚居区基本认识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研究 | 第23-47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的基本认识 | 第23-33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的特征 | 第23-29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规划建设的动因 | 第29-32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大型聚居区建设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| 第33-36页 |
| ·霍华德“田园城市”理论 | 第33页 |
| ·佩里“邻里单位”理论 | 第33-34页 |
| ·雅典宪章 | 第34页 |
| ·混合公共空间理论 | 第34-35页 |
| ·新城市主义 | 第35-36页 |
| ·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相关研究 | 第36-46页 |
| ·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| 第36-41页 |
| ·国内外独立大规模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研究 | 第41-45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 | 第45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3 重庆市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的问题 | 第47-79页 |
| ·影响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因素 | 第47-51页 |
| ·自然因素 | 第47-48页 |
| ·社会因素 | 第48-49页 |
| ·经济因素 | 第49-51页 |
| ·科技因素 | 第51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居民满意度和需求调查 | 第51-69页 |
| ·设施现状调查 | 第51-56页 |
| ·居民满意度和需求调查 | 第56-68页 |
| ·社会调查总结 | 第68-69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问题剖析 | 第69-78页 |
| ·传统规划方法不适用 | 第69-74页 |
| ·聚居区发展的特殊性 | 第74-76页 |
| ·缺乏适应性配置标准 | 第76-78页 |
| 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4 重庆市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| 第79-119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| 第79-81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目标 | 第79-80页 |
| ·大型聚居区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的原则 | 第80-81页 |
| ·多级服务网络构建策略 | 第81-97页 |
| ·类新城级划分 | 第81-85页 |
| ·规划单元划分 | 第85-95页 |
| ·社区级划分 | 第95-96页 |
| ·总结 | 第96-97页 |
| ·设施多元分异供给策略 | 第97-100页 |
| ·服务半径的修正 | 第97-98页 |
| ·单元差异化配置 | 第98-99页 |
| ·设施的需求核算 | 第99-100页 |
| ·总结 | 第100页 |
| ·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| 第100-109页 |
| ·功能空间高效组织 | 第100-102页 |
| ·多中心网络化组织 | 第102-107页 |
| ·景观空间有序组织 | 第107-108页 |
| ·总结 | 第108-109页 |
| ·发展多方协作策略 | 第109-116页 |
| ·建设方式 | 第109-114页 |
| ·管理方式 | 第114-116页 |
| ·总结 | 第116页 |
| ·小结 | 第116-119页 |
| 5 重庆市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研究 | 第119-151页 |
| ·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| 第119-144页 |
| ·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 | 第119-125页 |
| ·文化设施 | 第125-131页 |
| ·体育设施 | 第131-134页 |
| ·教育设施 | 第134-138页 |
| ·医疗卫生设施 | 第138-142页 |
| ·社会福利设施 | 第142-144页 |
| ·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 | 第144-148页 |
| ·商业服务设施 | 第144-148页 |
| ·小结 | 第148-151页 |
| 6 龙洲湾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| 第151-175页 |
| ·规划背景及规划目标介绍 | 第151-154页 |
| ·规划背景及目标 | 第151页 |
| ·规划项目介绍 | 第151-152页 |
| ·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| 第152-153页 |
| ·上位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| 第153-154页 |
| ·基于规划单元的龙洲湾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| 第154-174页 |
| ·设施层级界定 | 第154-165页 |
| ·规划单元的差异化配置 | 第165-167页 |
| ·优化空间布局 | 第167-171页 |
| ·设施建设模式 | 第171-174页 |
| ·小结 | 第174-175页 |
| 7 结语 | 第175-179页 |
| ·研究成果总结 | 第175-176页 |
| ·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76页 |
| ·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| 第176-179页 |
| 致谢 | 第179-1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81-185页 |
| 附录 | 第185-203页 |
| 附录A:《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(试行)》 | 第185-191页 |
| 附录B: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居民满意度和需求调查 | 第191-203页 |
| 附录C:笔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2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