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研究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贡献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2.1 相关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.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| 第14-16页 |
2.1.2 费景汉-拉尼斯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1.3 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1.4 哈里斯-托达罗模型 | 第18页 |
2.1.5 城乡空间二元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3 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及特征 | 第24-27页 |
3.1.1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3.1.2 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| 第25-27页 |
3.2 地方政府治理的概念及特征 | 第27-28页 |
3.2.1 地方政府治理的概念 | 第27页 |
3.2.2 地方政府治理的特征 | 第27-28页 |
3.3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路径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3.1 理论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.2 理论模型 | 第31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城乡一体化和地方政府治理的指数设计 | 第36-48页 |
4.1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4.1.1 指标的选取 | 第36页 |
4.1.2 指标的无量纲化 | 第36-37页 |
4.2 城乡一体化指数的估算与时空特征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2.1 指数的估算 | 第37-38页 |
4.2.2 指数的时空特征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3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指数的设计 | 第41-44页 |
4.3.1 指标的选取 | 第41-43页 |
4.3.2 指标的无量纲化 | 第43-44页 |
4.4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指数的估算与时空特征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4.1 指数的估算 | 第44-45页 |
4.4.2 指数的时空特征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| 第48-61页 |
5.1 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| 第48页 |
5.2 实证分析方法设计 | 第48-53页 |
5.2.1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 | 第48-51页 |
5.2.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| 第51-53页 |
5.3 地方政府治理偏向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实证分析结果 | 第53-59页 |
5.3.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 | 第53页 |
5.3.2 空间相关性的检验 | 第53-55页 |
5.3.3 实证结果 | 第55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1-65页 |
6.1 基本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启示 | 第62-64页 |
6.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