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| 第15页 |
1.3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2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1 关于零售业和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综述 | 第17-18页 |
2.2 零售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9-20页 |
2.3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4 文献评述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山西省零售业发展现状 | 第22-36页 |
3.1 山西省经济环境状况 | 第22-26页 |
3.1.1 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 | 第22-24页 |
3.1.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| 第24-25页 |
3.1.3 地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| 第25-26页 |
3.2 市场状况 | 第26-28页 |
3.2.1 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 | 第26-27页 |
3.2.2 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竞争格局复杂多变 | 第27-28页 |
3.3 政府政策 | 第28-30页 |
3.3.1 政策法律环境不断优化 | 第28-29页 |
3.3.2 空间布局不合理 | 第29-30页 |
3.4 山西省零售企业经营现状 | 第30-34页 |
3.4.1 不同零售业态经营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4.2 网络零售经营状况 | 第32-33页 |
3.4.3 零售企业自身发展的缺陷和不足 | 第33-34页 |
3.5 山西省零售商行业协会状况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6-49页 |
4.1 影响零售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| 第36-45页 |
4.1.1 内部驱动因素 | 第36-40页 |
4.1.2 外部驱动因素 | 第40-45页 |
4.2 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5-49页 |
4.2.1 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| 第45页 |
4.2.2 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4.2.3 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| 第49-60页 |
5.1 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过程 | 第49-54页 |
5.2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3 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评价 | 第57-60页 |
5.3.1 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劣势 | 第57-58页 |
5.3.2 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优势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提升山西省零售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60-64页 |
6.1 宏观层面 | 第60-61页 |
6.1.1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零售产业转型 | 第60页 |
6.1.2 大力推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,挖掘农村广阔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 | 第60-61页 |
6.2 中观层面 | 第61页 |
6.3 微观层面 | 第61-64页 |
6.3.1 深化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 | 第61-62页 |
6.3.2 积极推进零售业的产业化和信息化建设,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,以产业化带动信息化 | 第62-63页 |
6.3.3 树立品牌意识,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 | 第63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