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概述 | 第11-22页 |
第一章 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6页 |
1 RA的临床特点 | 第11-12页 |
1.1 常见情况 | 第11页 |
1.2 晨僵 | 第11-12页 |
1.3 僵硬肿痛 | 第12页 |
1.4 干燥综合征 | 第12页 |
2 关节组织变化 | 第12-13页 |
3 RA发病机制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4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背景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乌头减毒配伍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9页 |
1 乌头的炮制方法 | 第16页 |
2 乌头减毒增效配伍 | 第16-17页 |
3 液质联用技术在乌头减毒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PI3K/Ak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作用 | 第19-22页 |
1 PI3K/Akt信号通路的组成 | 第19-20页 |
2 PI3K/Akt信号通路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| 第20页 |
3 通过发挥PI3K/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来治疗RA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| 第22-84页 |
第一章 乌头汤配伍减毒研究 | 第22-58页 |
第一节 川乌炮制成分含量测定的建立及炮制条件优化 | 第22-34页 |
1、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2-23页 |
2、6种乌头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| 第23-30页 |
3、川乌炮制方法考察 | 第30-31页 |
4、实验结果 | 第31-33页 |
5、讨论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乌头汤配伍减毒化学成分对比 | 第34-45页 |
1、仪器与材料 | 第34-35页 |
2、方法 | 第35-36页 |
3、结果 | 第36-42页 |
4、讨论 | 第42-45页 |
第三节 乌头汤配伍减毒的定量研究 | 第45-58页 |
1、材料 | 第45-46页 |
2、液质联用仪检测乌头生物碱含量方法的建立 | 第46-54页 |
3、结果 | 第54-56页 |
4、讨论 | 第56-58页 |
第二章 乌头汤中麻黄总碱对TNF-a诱导RA FLS PI3K/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| 第58-84页 |
第一节 制川乌生物碱、麻黄生物碱、乌头汤总生物碱的制备 | 第58-61页 |
1、试剂与器材 | 第58页 |
2、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58-59页 |
3、结果 | 第59-60页 |
4、讨论 | 第60-61页 |
第二节 RA-HFLS的原代分离培养 | 第61-64页 |
1、试剂与器材 | 第61页 |
2、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61-63页 |
3、结果 | 第63页 |
4、讨论 | 第63-64页 |
第三节 乌头汤生物碱对RA-HLFS增殖的影响 | 第64-68页 |
1、仪器与试药 | 第64页 |
2、制川乌生物碱、麻黄生物碱、乌头汤总生物碱对HFLS增殖影响的比较 | 第64-65页 |
3、实验结果 | 第65-67页 |
4、讨论 | 第67-68页 |
第四节 ELISA法测定麻黄生物碱对RA-HFLS TNF-α和IL-1β表达的影响 | 第68-74页 |
1、试剂与器材 | 第68页 |
2、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68-71页 |
3、结果 | 第71-72页 |
4、讨论 | 第72-74页 |
第五节 麻黄生物碱对RA-HFLS PI3K/AKT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 | 第74-84页 |
1、材料与方法 | 第74-75页 |
2、Western Blots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75-80页 |
3、结果 | 第80-82页 |
4、讨论 | 第82-84页 |
结语 | 第84-86页 |
1 实验总结及讨论 | 第84-85页 |
2 创新性 | 第85页 |
3 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附录 | 第90-9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附件1:统计学处理告格a明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