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小学高段语文“读写结合”的教学案例研究--以昆明市莲华小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术语及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及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阅读与阅读教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写作和写作教学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案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教学案例第23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思路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假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过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设计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目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对象与范围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的选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研究工具说明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数据的编码与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第35-36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6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文献收集的途径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关于“读写结合”的研究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古代学者对读写结合的经验描述与传承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国前的近现代学者对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初步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建国后的读写结合教学理论和试验研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读写结合研究第42-46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外关于“读写结合”的研究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的读写结合:“真正的学习”即“读写结合”的学习方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德国的读写结合:写作,多是“能表达阅读分析的结果”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国的读写结合:写作与阅读文本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日本的读写结合:写作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意图阅读相关文章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俄罗斯的读写结合:写作,就是转述、评论、创作第49-50页
    第四节 文献述评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读”与“写”的关系研究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读写结合的意义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具体教学过程的研究第51-52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的基础理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读写结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读写结合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思想和特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读写结合符合读写心理机制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读写结合符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读写结合符合克拉伸(Krashen)“输入”及斯温纳(Swain)“输出”假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读写结合符合迁移理论第58-59页
    第六节 小结第59-60页
第三章 读写结合现状及问题第60-93页
    第一节 调查设计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调查目的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调查对象的选取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调查的过程第63页
    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第63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师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,情感态度积极,缺乏系统方法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易读难写,缺乏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,期待读中学写第68-73页
    第三节 写作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第73-8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师指导写作受其写作量、课时数、读写分开教学的影响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写作量不足,构篇和表达能力较弱,依赖教师指导训练第77-82页
    第四节 读写结合的调查与分析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师重视读写结合,但难以把握结合时机,缺乏系统方法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认为读写关系紧密,但还缺乏自主思考和练习的方法第84-85页
    第五节 师生访谈记录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师访谈结果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访谈结果第88-90页
    第六节 调查结论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阅读教学的问题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写作教学的问题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师生对读写关系的认识第92页
    第七节 小结第92-93页
第四章 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研究第93-143页
    第一节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坚持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找准读写结合点,先读懂后练写的原则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坚持读写相互促进,共同提高的原则第94页
    第二节 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分析第94-1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多角度整合教材资源,挖掘读写结合点,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第9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师深化对读写结合方法的认识,开阔自身视野,灵活设计教学第127-1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设情景丰富体验,激发表达欲,提高学生写作量,促进读写迁移第132-140页
    第三节 读写结合训练的教学建议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理论入手,强化教师的“读写结合”理论基础,丰富教学方法第1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实践入手,提高教师自身读写素养,带动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学情入手,明确各阶段读写重难点,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第1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从教材入手,明晰读写结合教学特点,多角度灵活运用教材第14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从评价入手,重视读写结合效果的检测,促进学生完善读写方式第141-142页
    第四节 小结第142-143页
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第143-149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第143-1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现状调查结论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案例研究结论第145-146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46-147页
    第三节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47页
    第四节 结束语第147-149页
参考文献第149-152页
附录第152-162页
    附录A 教师问卷第152-155页
    附录B 学生问卷第155-158页
    附录C 访谈提纲第158-159页
    附录D 课堂观察表第159-161页
    附录E 录入SPSS数据编码表第161-1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62-163页
致谢第163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招收公务员、学生徇私舞弊罪若干问题研究
下一篇:IL-17F对大鼠成骨细胞BMP-2及Noggin mRNA表达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