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1.4 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启动/发电一体机的设计与分析 | 第17-33页 |
2.1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| 第17-18页 |
2.2 启动/发电一体机 | 第18-21页 |
2.2.1 电机类型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2.2.2 技术指标的确定 | 第19-21页 |
2.3 槽极数的设计 | 第21-23页 |
2.4 转子的设计 | 第23-27页 |
2.4.1 转子结构的设计 | 第23-25页 |
2.4.2 永磁材料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2.4.3 永磁体尺寸的设计 | 第26-27页 |
2.5 定子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5.1 铁芯材料的选型 | 第27页 |
2.5.2 定子绕组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6 转子位置传感器的选型与安装 | 第29-32页 |
2.6.1 转子位置传感器的选型 | 第30页 |
2.6.2 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安装设计 | 第30-32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3 启动/发电一体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33-49页 |
3.1 启动/发电一体机的控制方案 | 第33-35页 |
3.1.1 启动/发电一体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| 第33-34页 |
3.1.2 启动/发电一体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| 第34-35页 |
3.2 控制系统关键元器件的选型 | 第35-38页 |
3.2.1 控制芯片的选型 | 第35-36页 |
3.2.2 功率开关管的选型 | 第36-38页 |
3.3 控制系统各子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 | 第38-46页 |
3.3.1 功率变换器 | 第39-40页 |
3.3.2 驱动电路 | 第40-42页 |
3.3.3 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电路 | 第42-43页 |
3.3.4 电压采集电路 | 第43-44页 |
3.3.5 电流采集电路 | 第44-45页 |
3.3.6 电源转换电路 | 第45-46页 |
3.4 控制器PCB板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3.4.1 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设计 | 第46-47页 |
3.4.2 控制器散热设计 | 第47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启动/发电一体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| 第49-67页 |
4.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基本要求与总体框架 | 第49-50页 |
4.2 控制系统主程序软件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4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| 第52-65页 |
4.4.1 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程序 | 第52-53页 |
4.4.2 端口中断程序 | 第53-55页 |
4.4.3 转速测量程序 | 第55-56页 |
4.4.4 TPM模块通道中断程序 | 第56-58页 |
4.4.5 RTC定时中断程序 | 第58-59页 |
4.4.6 电流闭环程序 | 第59-62页 |
4.4.7 调压程序 | 第62-64页 |
4.4.8 保护程序 | 第64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5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与试验 | 第67-77页 |
5.1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的试验方案 | 第67页 |
5.2 试验平台的建立 | 第67-70页 |
5.2.1 基础功能试验的试验平台 | 第68-70页 |
5.2.2 装车试验的试验平台 | 第70页 |
5.3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基础功能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3.1 转子位置信号 | 第70-71页 |
5.3.2 控制信号 | 第71-72页 |
5.4 启动/发电一体化系统装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6页 |
5.4.1 启动试验 | 第72-73页 |
5.4.2 发电试验 | 第73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7-78页 |
6.2 后续工作与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附录 | 第85页 |
A .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