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 | 第8页 |
1.2 食品中金属离子常规检测方法 | 第8-9页 |
1.2.1 紫外—分光光度法 | 第8-9页 |
1.2.2 原子光谱法 | 第9页 |
1.2.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| 第9页 |
1.3 重金属离子分离富集方法 | 第9-10页 |
1.4 固相萃取技术 | 第10-13页 |
1.4.1 固相萃取的操作流程 | 第11-12页 |
1.4.2 固相萃取填料的应用及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5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17-22页 |
2.1 仪器及药品 | 第17-18页 |
2.1.1 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1.2 药品 | 第18页 |
2.2 固相萃取填料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2.2.1 苯乙烯单体提纯净化 | 第18-19页 |
2.2.2 偶氮二异丁腈提纯净化 | 第19页 |
2.2.3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| 第19页 |
2.2.4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| 第19页 |
2.2.5 聚合物/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19页 |
2.3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2.4 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萃取与测定 | 第20-22页 |
2.4.1 溶液的配制 | 第20页 |
2.4.2 绘制标准曲线 | 第20页 |
2.4.3 重金属离子的固相萃取及测定 | 第20-21页 |
2.4.4 样品处理及测试 | 第21页 |
2.4.5 固相萃取小住穿透体积的测试 | 第21-22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45页 |
3.1 固相萃取填料的合成 | 第22-24页 |
3.1.1 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22页 |
3.1.2 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| 第22-23页 |
3.1.3 复合固相萃取填料的合成方法的讨论 | 第23-24页 |
3.2 复合材料吸附机理 | 第24-26页 |
3.3 填料组成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| 第26-31页 |
3.3.1 苯乙烯-甲基丙烯醛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 | 第26页 |
3.3.2 固相萃取填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3 纳米二氧化钛的扫描电镜分析 | 第27页 |
3.3.4 聚合物/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5 固相萃取填料的表面元素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.6 填料表面化学环境 | 第29页 |
3.3.7 有机元素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.8 填料的热重(TG)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.9 填料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1页 |
3.4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1-34页 |
3.5 金属离子吸附时间与吸附容量的关系 | 第34-39页 |
3.6 回收率与流速的关系 | 第39页 |
3.7 回收率与溶液pH值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8 固相萃取小柱的穿透体积 | 第40-41页 |
3.9 洗脱液的选择 | 第41页 |
3.10 复合材料的再生性能 | 第41-43页 |
3.11 猪肉样品检测与回收率 | 第43页 |
3.12 精密度与检出限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