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普城沙雷氏菌吲哚-3-乙酸与群体感应信号的相互作用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缩略语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4页
    1.1 生物防治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植物内生菌与生物防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沙雷氏菌属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群体感应(Quorum sensing,QS)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群体感应机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调控作用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群体感应的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1.3 吲哚3乙酸(Indole3acetic acid,IAA)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细菌IAA生物合成途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细菌IAA生物合成的调控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IAA参与调节细菌的生理活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IAA参与细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第26-28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-29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31-34页
第二章 G3菌株突变体构建和功能鉴定第34-56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株和质粒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用主要仪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药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培养基配制第38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突变体构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互补及对照菌株的筛选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蛋白酶活性检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IAA检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乙偶姻检测第42-4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4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ΔII双突变体验证及表型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plR、spsR突变体验证及表型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ipdC双突变体验证及表型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2.4 讨论与小结第54-56页
第三章 群体感应调控子转录调控分析第56-68页
    3.1 材料和试剂耗材第56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lux转录融合子的筛选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HL信号分子处理lux转录融合子第5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57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QS调控子的转录调控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AHL信号对群体感应调控子的调控作用第63-66页
    3.4 讨论与小结第66-68页
第四章 转录分析IAA与群体感应信号间的互作第68-84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试剂第68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6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6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pdC基因自我转录调控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pdC基因对群体感应调控子的转录调控分析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群体感应调控子及外源AHLs对ipdC基因转录调控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4.4 讨论与小结第81-8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 5.1 工作总结第84-85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在校发表论文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腾讯·大秦网时尚频道网络论坛研究
下一篇:接受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研究--以“手术台自拍”事件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