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设计、计算与制图论文--机械设计论文

可变功能机械功能设计及功能转换过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可变功能机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可变功能相关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概念设计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概念设计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产品功能设计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功能转换过程研究第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来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9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2 可变功能机械产品功能及功能模块分析第20-35页
    2.1 功能及功能结构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功能的认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功能分解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功能的组合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功能链及组合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功能链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功能链的组合第25-26页
    2.3 修正赋权有向图第26-28页
    2.4 可变功能机械功能模型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建立豆浆机的黑箱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相关功能链的生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豆浆机功能模型及赋权有向图第30-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3 面向可变功能的功能模块化设计第35-43页
    3.1 可变功能机械的功能设计过程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功能模块相似性分析模型建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功能模块相似性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功能结构相似性评价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实例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产品功能分解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相似度计算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总结第42-43页
4 机械产品拆卸 -装配过程研究第43-53页
    4.1 拆卸模块识别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体零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接触联接图与接触阻碍图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子拆卸体识别第46-47页
    4.2 拆卸稳定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稳定性的定义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支撑矩阵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拆卸序列生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改进干涉矩阵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拆卸序列规划思路第50-51页
    4.4 实例研究第51-52页
    4.5 本章总结第52-53页
5 基于拆卸 -装配的可变功能机械功能转换过程研究第53-63页
    5.1 可变功能机械功能转换过程建模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功能转换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集合干涉矩阵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功能转换过程规划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于包围盒 -投影干涉检测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装配 -拆卸序列规划算法第56-57页
    5.3 可变功能机械功能转换实例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微耕机可变功能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微耕机功能转换 ——装配 -拆卸序列规划第58-61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61-63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3-66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H框架的信息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窄带雷达飞机目标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