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--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

藏荆芥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、镇痛活性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前言第11-23页
    1.1 荆芥属简介第11页
    1.2 荆芥化学成分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挥发油类成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黄酮及黄酮苷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萜类第12页
    1.3 荆芥药理作用概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解痉作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抗炎、镇痛作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抗氧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抗微生物作用及其它药理作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4 藏荆芥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藏荆芥简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藏荆芥应用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5 体外抗氧化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DPPH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Fenton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普鲁士蓝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6 天然药物化合物分离方法概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天然药物的溶剂提取法及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天然药物成分分离硅胶柱层析法简介及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天然药物成分分离凝胶柱法简介及应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反相柱分离简介及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制备液相分离简介及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6 其它分离技术第21页
    1.7 抗炎镇痛药理实验概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炎症简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中草药的抗炎作用机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疼痛简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7.4 抗炎镇痛实验应用第22-23页
第二章 藏荆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23-32页
    2.1 仪器与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与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的制备第25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与过程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DPPH法测定藏荆芥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enton法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普鲁士蓝法测量藏荆芥萃取物的还原力第30-31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炎、镇痛活性研究第32-42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实验原理第33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与过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小鼠等效剂量的计算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抗炎实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镇痛实验第35页
    3.4实验结果统计学处理第35页
    3.5 实验结果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抗炎实验结果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镇痛实验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藏荆芥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结构鉴定第42-62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与过程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藏荆芥不同极性萃取物的制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乙酸乙酯萃取层分离过程第44-46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第4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化合物 1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化合物 2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化合物 3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化合物 4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化合物 5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化合物 6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化合物 7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化合物 8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化合物 9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化合物 10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化合物 11第59-6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0-62页
第五章 藏荆芥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第62-73页
    5.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药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2-63页
    5.2 藏荆芥及荆芥的前处理第63页
    5.3 藏荆芥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法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顶空进样条件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色谱、质谱条件第63-64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处理第64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藏荆芥不同药用部位和荆芥茎HS-GC/MS总离子流图差异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藏荆芥不同药用部位及荆芥茎挥发性成分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代表性成分质谱裂解规律解析第70-71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1-73页
结论第73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2页
附录第82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企业的传递贸易出口模式:事实与解释
下一篇:企业研发、出口与生产率动态关系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