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法与忠孝—明治民法对家制的塑造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、问题及意义 | 第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固有法中的家制与忠孝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制度上的家制与忠孝 | 第13-17页 |
一、德川幕府前的家制度与忠孝观 | 第13-15页 |
二、德川幕府的家制度与忠孝观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实践上的家制与忠孝 | 第17-20页 |
一、德川幕府前的实践 | 第17-18页 |
二、德川幕府时期的实践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“固有法家制即忠孝”观念的建构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“民法出,忠孝亡”?——旧民法家制的论争 | 第24-34页 |
第一节 基督教对日本家制度的冲击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公法的变革和社会的改造 | 第26-30页 |
一、地税改革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户籍制度 | 第27-29页 |
三、产业革命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旧民法家制如何亡“忠孝”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民法与忠孝的两全?——新民法家制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关于户主权和家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关于夫妇同权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对实质性一夫多妻的承认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二重家族结构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民法未立、忠孝无存 | 第41-47页 |
第一节 近代民法的个人主义与新民法家制的冲突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近代社会人伦关系的变化使忠孝难以为继 | 第43-47页 |
一、家庭的民主平等化 | 第44-45页 |
二、家庭伦理轴心的转移 | 第45-46页 |
三、家庭伦理重心的改变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