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规划设计研究--以包头市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缺乏活动空间 | 第10页 |
1.1.2 关注空间品质 | 第10-11页 |
1.1.3 交往需求提升 | 第11页 |
1.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1-12页 |
1.2.2 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1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1.5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| 第21-25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5.3 论文框架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| 第25-39页 |
2.1 社区规划的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1.1 新城市主义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1.2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2 社区交往空间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2.1 场所理论 | 第27页 |
2.2.2 空间认知与空间行为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3 交往行为决策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3.1 马斯洛需求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3.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| 第29页 |
2.4 国内外社区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案例 | 第29-37页 |
2.4.1 国外社区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案例 | 第30-33页 |
2.4.2 国内社区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案例 | 第33-36页 |
2.4.3 国内外的社区发展和规划差异 | 第36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包头市城市社区发展分析研究 | 第39-59页 |
3.1 包头市社区历史背景研究 | 第39-44页 |
3.1.1 包头市社区发展 | 第40-42页 |
3.1.2 包头市“街坊制”与“单位制”社区 | 第42-43页 |
3.1.3 包头城市社区布局方式 | 第43-44页 |
3.2 居民交往与空间的组织 | 第44-49页 |
3.2.1 社区交往空间组织结构 | 第44-46页 |
3.2.2 社区交往活动组织方式 | 第46-48页 |
3.2.3 社区交往与交通组织方式 | 第48-49页 |
3.3 包头市城市规划引导下的社区现状 | 第49-54页 |
3.3.1 社区发展与上位规划的衔接 | 第49-51页 |
3.3.2 社会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 | 第51-54页 |
3.4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与行为分析 | 第54-57页 |
3.4.1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4.2 社区居民交往行为分析 | 第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包头市城市社区案例分析 | 第59-79页 |
4.1 白云路街道办事处第二社区 | 第59-65页 |
4.1.1 社区交往空间与外部环境 | 第60-65页 |
4.1.2 交往空间的组织 | 第65页 |
4.2 青松社区 | 第65-72页 |
4.2.1 社区交往空间与外部环境 | 第66-71页 |
4.2.2 交往空间的组织 | 第71-72页 |
4.3 华发新城社区 | 第72-76页 |
4.3.1 社区交往空间与外部环境 | 第72-76页 |
4.3.2 交往空间的组织 | 第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9页 |
第五章 包头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及规划设计策略 | 第79-93页 |
5.1 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特征 | 第79-81页 |
5.1.1 交往空间序列 | 第79-80页 |
5.1.2 交往空间特质 | 第80-81页 |
5.2 包头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主要影响因素 | 第81-85页 |
5.2.1 社会因素 | 第82-83页 |
5.2.2 文化因素 | 第83页 |
5.2.3 空间形态因素 | 第83-84页 |
5.2.4 外部环境因素 | 第84-85页 |
5.3 包头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| 第85-88页 |
5.3.1 复合型城市社区交往空间 | 第85-86页 |
5.3.2 社区中心与交往空间网络构成 | 第86-88页 |
5.4 包头市城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规划设计 | 第88-91页 |
5.4.1 包头市城市社区规划设计 | 第88-90页 |
5.4.2 包头市城市社区活动空间设计 | 第90-9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结语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附录A | 第99-101页 |
附录B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