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中心区交通节点空间研究--以南昌市老福山交通环岛城市设计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9页 |
·研究的缘起 | 第7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国内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国外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范围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范围 | 第13-14页 |
·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老福山概况及背景 | 第19-40页 |
·老福山演变过程 | 第19-27页 |
·南昌及老福山概况 | 第19-23页 |
·历史沿革 | 第23-25页 |
·区域文化 | 第25页 |
·城市中心周边区域 | 第25-27页 |
·老福山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现状区位与现状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老福山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重要交通枢纽 | 第29-30页 |
·国内外交通环岛城市设计实例 | 第30-39页 |
·巴黎凯旋门星形广场 | 第30-31页 |
·纽约哥伦布环岛广场 | 第31-35页 |
·上海五角场下沉广场 | 第35-38页 |
·国内外案例比较及经验总结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老福山区域环境及交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| 第40-65页 |
·调查概况 | 第40页 |
·交通现状调查 | 第40-51页 |
·交通流量 | 第41-43页 |
·公交站设置 | 第43-47页 |
·环岛节点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停车位设置 | 第49-51页 |
·综合分析 | 第51页 |
·老福山区域环境空间形态的调查分析 | 第51-64页 |
·调查初步概况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 | 第53-55页 |
·建筑立面 | 第55-57页 |
·地下空间开发结合未来地铁 | 第57-60页 |
·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 | 第60-61页 |
·步行交通组织 | 第61-63页 |
·综合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4章 南昌市老福山区域城市设计 | 第65-88页 |
·老福山交通节点概况 | 第65页 |
·老福山区域城市设计 | 第65-70页 |
·设计理念 | 第65-66页 |
·区位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环境资源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研究范围与标高设定 | 第69页 |
·设计定位与构思 | 第69-70页 |
·老福山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| 第70-83页 |
·空间使用 | 第71-72页 |
·公共空间 | 第72-73页 |
·建筑设计 | 第73-75页 |
·绿化景观 | 第75-76页 |
·交通组织 | 第76-78页 |
·地下空间开发 | 第78-81页 |
·城市发展及形象 | 第81-83页 |
·老福山地铁站综合开发 | 第83-86页 |
·南昌市地铁2号线概况 | 第83-86页 |
·轨道站点设置可能带来的影响 | 第86页 |
·方案优缺点 | 第86-87页 |
·城市设计管理实施建议 | 第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3页 |
·老福山城市设计的意义 | 第88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| 第88-89页 |
·展望 | 第89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附录A 调查问卷 | 第96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