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前《楚辭》著述考
摘要 | 第17-18页 |
ABSTRACT | 第18页 |
導論 | 第19-30页 |
(一)概念說明 | 第19-20页 |
(二)學術回顧 | 第20-28页 |
(三)研究方法和創新點 | 第28-30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創新點 | 第29-30页 |
凡例 | 第30-32页 |
書籍簡稱表 | 第31-32页 |
一、漢及漢前楚辭著述 | 第32-72页 |
《楚辭》 | 第32-36页 |
屈原賦二十五篇 | 第36-37页 |
唐勒賦四篇 | 第37页 |
宋玉賦十六篇 | 第37-38页 |
趙幽王賦一篇 | 第38-39页 |
陸賈賦三篇 | 第39页 |
壯夫子賦二十四篇(名忌,吳人) | 第39页 |
賈誼賦七篇 | 第39-41页 |
枚乗賦九篇 | 第41页 |
宗正劉辟疆賦八篇 | 第41-42页 |
淮南王賦八十二篇 | 第42页 |
淮南羣臣賦四十四篇 | 第42-43页 |
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 | 第43-44页 |
嚴助賦三十五篇 | 第44页 |
郎中臣嬰齊賦十篇 | 第44页 |
枚皋賦百二十篇 | 第44页 |
常侍郎莊忽奇賦十一篇(枚皋同時) | 第44-45页 |
司馬遷賦八篇 | 第45页 |
朱買臣賦三篇 | 第45页 |
蕭望之賦四篇 | 第45页 |
河南太守徐明賦三篇 | 第45-46页 |
博士弟子杜參賦二篇 | 第46页 |
劉向賦三十三篇 | 第46-47页 |
王裦賦十六篇 | 第47页 |
光祿大夫張子橋賦三篇(與王裦同時也) | 第47-48页 |
揚雄《反離騷》一卷 | 第48-49页 |
揚雄賦十二篇 | 第49-50页 |
文木賦 | 第50页 |
太常蓼侯孔藏賦二十篇 | 第50-51页 |
陽丘侯劉偃賦十九篇 | 第51页 |
吾丘壽王賦十五篇 | 第51页 |
蔡甲賦一篇 | 第51页 |
上所自造賦二篇 | 第51-52页 |
兒寬賦二篇(兒又作倪) | 第52页 |
陽成侯劉德賦九篇 | 第52页 |
朱建賦二篇 | 第52页 |
臣說賦九篇 | 第52-53页 |
臣吾賦十八篇 | 第53页 |
遼東太守蘇季賦一篇 | 第53页 |
給事黃門侍郎李息賦九篇 | 第53页 |
淮陽憲王賦二篇 | 第53页 |
待詔馮商賦九篇 | 第53页 |
車郎張豐賦三篇 | 第53-54页 |
驃騎將軍朱宇賦三篇 | 第54页 |
孫卿賦十篇 | 第54-55页 |
秦時雑賦九篇 | 第55页 |
李思孝景皇帝頌十五篇 | 第55-56页 |
廣川惠王越賦五篇 | 第56页 |
長沙王羣臣賦三篇 | 第56页 |
微內史賦二篇 | 第56页 |
東暆令延年賦七篇 | 第56-57页 |
衛士令李忠賦二篇 | 第57页 |
張偃賦二篇 | 第57页 |
賈充賦四篇 | 第57页 |
張仁賦六篇 | 第57页 |
秦充賦二篇 | 第57页 |
李步昌賦二篇 | 第57页 |
侍郎謝多賦十篇 | 第57-58页 |
平陽公主舍人周長孺賦二篇 | 第58页 |
雒陽錡華賦九篇 | 第58页 |
晆弘賦一篇 | 第58页 |
別栩陽賦五篇 | 第58-59页 |
臣昌市賦六篇 | 第59页 |
臣義賦二篇 | 第59页 |
黃門書者假使王商賦十三篇 | 第59页 |
侍中徐博賦四篇 | 第59页 |
漢中都尉丞華龍賦二篇 | 第59页 |
左馮翊史路恭賦八篇 | 第59-60页 |
班彪賦 | 第60页 |
班固賦 | 第60-61页 |
王逸《楚辭章句》十七卷 | 第61-68页 |
王粲賦 | 第68-69页 |
應4賦 | 第69页 |
客主賦十八篇 | 第69页 |
雜行出及頌德賦二十四篇 | 第69-70页 |
雜四夷及兵賦二十篇 | 第70页 |
雜中賢失意賦十二篇 | 第70页 |
雜思慕悲哀死賦十六篇 | 第70页 |
雜鼓秦劍戲賦十三篇 | 第70页 |
雜山陵水泡雲氣雨旱賦十六篇 | 第70页 |
雜禽獸六畜昆蟲賦十八篇 | 第70-71页 |
雜器械草木賦三十三篇 | 第71页 |
大雜賦三十四篇 | 第71页 |
成相雜辭十一篇 | 第71-72页 |
二、魏晉南北朝楚辭著述 | 第72-165页 |
魏武帝 | 第72页 |
文帝 | 第72-74页 |
明帝 | 第74页 |
陳王植 | 第74-76页 |
《楚辭音》 | 第76页 |
《楚辭音》 一卷,徐邈撰 | 第76-77页 |
《楚辭音》一卷,宋處士諸葛氏撰 | 第77页 |
《楚辭音》一卷,不著撰人 | 第77页 |
《楚辭音》一卷,孟奧撰 | 第77页 |
夏侯惠、夏侯玄 | 第77-78页 |
王肅 | 第78页 |
鐘毓 | 第78页 |
鐘會 | 第78-79页 |
邯鄲淳 | 第79页 |
吳質 | 第79-80页 |
卞蘭 | 第80页 |
劉邵 | 第80-81页 |
韋誕 | 第81页 |
傅巽 | 第81页 |
繆襲 | 第81-82页 |
何晏 | 第82页 |
孫該 | 第82页 |
毋丘儉 | 第82-83页 |
杜摯 | 第83页 |
李康 | 第83页 |
阮籍 | 第83-84页 |
嵇康 | 第84-85页 |
呂安 | 第85页 |
賈岱宗 | 第85页 |
胡綜 | 第85-86页 |
韋昭 | 第86页 |
華覈 | 第86页 |
閔鴻 | 第86-87页 |
楊泉 | 第87页 |
左九嬪 | 第87-88页 |
譙王無忌 | 第88页 |
王廙 | 第88-89页 |
王彪之 | 第89页 |
王羲之 | 第89-90页 |
王沈 | 第90页 |
王濟 | 第90-91页 |
何楨 | 第91页 |
盧浮 | 第91页 |
盧諶 | 第91-92页 |
應貞 | 第92页 |
庾儵 | 第92页 |
庾凱 | 第92-93页 |
庾闡 | 第93页 |
羊祜 | 第93-94页 |
傅玄 | 第94-96页 |
傅咸 | 第96-98页 |
李充 | 第98页 |
李颙 | 第98-99页 |
袁喬、袁崧 | 第99页 |
袁宏 | 第99-100页 |
張華 | 第100-101页 |
成公綏 | 第101-102页 |
孫楚 | 第102-103页 |
孫綽 | 第103页 |
孫放 | 第103-104页 |
嵇含 | 第104-105页 |
褚爽 | 第105页 |
棗據 | 第105页 |
夏侯湛 | 第105-107页 |
夏侯淳 | 第107页 |
向秀 | 第107页 |
阮瞻 | 第107-108页 |
阮脩 | 第108页 |
左思 | 第108页 |
摯虞 | 第108-109页 |
張敏 | 第109页 |
盛彥 | 第109-110页 |
蔡洪 | 第110页 |
殷巨 | 第110页 |
謝尚 | 第110-111页 |
謝萬 | 第111页 |
牽秀 | 第111-112页 |
張載 | 第112页 |
張協 | 第112-113页 |
成粲 | 第113页 |
郭太機 | 第113页 |
陸沖 | 第113-114页 |
仲長敖 | 第114页 |
東皙 | 第114页 |
杜育 | 第114-115页 |
賈彬 | 第115页 |
潘岳 | 第115-116页 |
潘尼 | 第116-117页 |
陸機 | 第117-119页 |
陸雲 | 第119-120页 |
黃章 | 第120页 |
木華 | 第120-121页 |
江統 | 第121页 |
江逌 | 第121页 |
曹攄 | 第121-122页 |
曹毗 | 第122-123页 |
張翰 | 第123页 |
歐陽建 | 第123-124页 |
胡濟 | 第124页 |
陶侃 | 第124页 |
陶潛 | 第124页 |
王諐期 | 第124-125页 |
孫惠 | 第125页 |
葛洪 | 第125-126页 |
宋孝武帝 | 第126页 |
臨川王義慶 | 第126-127页 |
江夏王義恭 | 第127页 |
王徽 | 第127页 |
何承天 | 第127-128页 |
傅亮 | 第128-129页 |
孔璠之 | 第129页 |
孔寧子 | 第129页 |
何尚之 | 第129-130页 |
夏侯弼 | 第130页 |
謝靈運 | 第130-131页 |
謝惠連 | 第131页 |
謝莊 | 第131-132页 |
顏延之 | 第132页 |
顏測 | 第132-133页 |
徐爰 | 第133页 |
虞繁 | 第133页 |
伍1之 | 第133-134页 |
任豫 | 第134页 |
卞伯玉 | 第134页 |
袁伯文 | 第134页 |
沈勃 | 第134-135页 |
袁淑 | 第135页 |
鮑照 | 第135-136页 |
王叔之 | 第136页 |
江夏王鋒 | 第136-137页 |
竟陵王子良 | 第137页 |
王僧虔 | 第137页 |
王儉 | 第137-138页 |
王融 | 第138页 |
褚淵 | 第138-139页 |
張融 | 第139页 |
謝眺 | 第139-140页 |
後主 | 第140-141页 |
周弘讓 | 第141页 |
徐陵 | 第141-142页 |
顧野王 | 第142页 |
沈炯 | 第142页 |
張正見 | 第142-143页 |
陳暄 | 第143页 |
傅縡 | 第143页 |
褚玠 | 第143-144页 |
陸瓊 | 第144页 |
陸瑜 | 第144页 |
梁武帝 | 第144-145页 |
簡文帝 | 第145-146页 |
元帝 | 第146-147页 |
昭明太子統 | 第147-149页 |
《文選·楚辭》 | 第149页 |
蕭子范 | 第149-150页 |
蕭子雲 | 第150页 |
蕭子暉 | 第150页 |
沈約 | 第150-151页 |
江淹 | 第151-152页 |
任昉 | 第152-153页 |
陶弘景 | 第153-154页 |
徐勉 | 第154页 |
陸倕 | 第154-155页 |
陸雲公 | 第155页 |
裴子野 | 第155-156页 |
丘遲 | 第156页 |
周興嗣 | 第156页 |
王錫 | 第156-157页 |
吳均 | 第157页 |
劉濳 | 第157页 |
劉緩 | 第157-158页 |
張纘 | 第158页 |
王筠 | 第158-159页 |
後梁宣帝 | 第159页 |
張淵 | 第159页 |
高允 | 第159-160页 |
李颙 | 第160页 |
游雅 | 第160-161页 |
高閭 | 第161页 |
盧元明 | 第161页 |
陽固 | 第161-162页 |
姜質 | 第162页 |
刑劭 | 第162页 |
魏收 | 第162-163页 |
庾信 | 第163-164页 |
劉璠 | 第164页 |
釋慧命 | 第164-165页 |
三、隋唐時期楚辭著述 | 第165-174页 |
煬帝 | 第165页 |
江總 | 第165-166页 |
顔之推 | 第166页 |
蕭大圜 | 第166页 |
《楚辭音》一卷,隋道騫撰 | 第166-167页 |
蕭愨 | 第167页 |
虞世基 | 第167-168页 |
王貞 | 第168页 |
潘徽 | 第168页 |
盧思道 | 第168-169页 |
李德林 | 第169页 |
薛道衡 | 第169-170页 |
辛德源 | 第170页 |
魏澹 | 第170页 |
杜臺卿 | 第170页 |
郎茂 | 第170-171页 |
釋真觀 | 第171页 |
李播 | 第171页 |
胡安道 | 第171-172页 |
徐惠 | 第172页 |
岑文本 | 第172页 |
長孫無忌 | 第172页 |
董子曉 | 第172-173页 |
朱彥時 | 第173页 |
劉思真 | 第173页 |
吳氏 | 第173页 |
臧彥 | 第173-174页 |
四、海外本 | 第174-176页 |
結語 | 第176-179页 |
參考文獻 | 第179-189页 |
後記 | 第189-191页 |
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91-192页 |